粟裕战争回忆录_作者:粟裕(140)

2017-07-23 粟裕

  第一、歼灭第七十四师,可立即挫败敌人的这次作战行动,迅速改变战场态势,获得最有利的战役效果;着仍打敌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敌人很可能置该部于不顾,继续对我实施中央突破,反使我陷于两面作战之困境。整编第七十四师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它全部美械装备,经过美国军官训练,具有相当的指挥、战术、技术水平,是蒋介石嫡系中的jīng锐之师,曾被誉为“荣誉军”、“御林军”,把它歼灭了,将给敌人实力上、jīng神上以最沉重的打击,将宣示我既能歼灭第七十四师,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呢?而且敌第七十四师是我军的死敌,解放战争以来,敌军对我华东的数次进攻,常常以第七十四师打头阵,曾先后抢占我淮yīn和涟水,我军亦多次寻歼该敌,均因未遇有利战机而未能得手,此次如能将该师歼灭,对我军指战员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第二、先打较为薄弱之敌或翼侧、孤立之敌,是我军的传统战法,华野作战历程中,亦多采用此种战法。宿北战役可算是一次我对敌军的中央突破,但当时四路敌人相隔甚远。这次要在敌人重兵集结又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以中央突破对付敌人的中央突破,的确是无先例的。但是,我们不应局限于以往的经验,而应从战场实际qíng况出发。我军经过八个月作战,特别是转入内线纵深作战后,连续打了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战术、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各级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积累了大兵团运动战的作战经验;我军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特种兵纵队已有相当基础,我军火力已大大加qiáng,已经具备了围歼qiáng敌的基本条件。而且,敌挟重兵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法,估计我不是主动后撤就是被突破。我军针锋相对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打最qiáng之第七十四师,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奏奇效。

  第三、从兵力对比上来看,敌军在其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总兵力二十四个整编师(军)中,集中十七个整编师(军)进攻鲁中山区。第一线从莱芜到河阳,只有—百二十多公里,敌军密密麻麻,一字长蛇阵摆了八个整编师(军)。位于敌军左翼的第五军、第十一师、第六十五师和右翼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师,多数与第七十四师相距仅一至二日行程,第二十五师,第八十三师则相距更近。我军只有九个主力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敌军兵力占有很大优势。但是,第七十四师担负中央突破任务,已进入我主力集结位置的正面,我军部署不需作大的调整,即可在局部对该师形成五比一之绝对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山区地形采取正面反击,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坚决阻击各路援敌的战法对该师加以围歼,只要缜密部署,在战役指挥上没有失误,实现这个意图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qiáng和弱是相对的,或qiáng或弱,部队本身所具有的战斗力不是唯一的因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编第七十四师是qiáng敌,但也有其弱点。该敌是重装备部队,进入山区,地形对其不利,机动受到限制,重装备不能发挥威力,甚至成为拖累,其qiáng的一面就相对削弱了。同时该师对其它敌军十分骄横,矛盾很深,在我围歼该敌、又坚决阻援的qíng况下,其它敌军不会奋力救援。

  时间紧迫,我立即将上述种种想法向陈毅同志汇报。陈毅同志十分赞同,说:“好!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并立即定下战役决心。

  在战役指挥中,由于qíng况变化而临机改变决心并不少见。但是,这次临机改变决心时,不仅敌qíng严重,时间紧迫,而且作战对象的选择和作战方法的采用,部有其特殊之处。即使同上次莱芜战役相比,也不相同:

  一是莱芜战役时敌军南北对进,南线与北线敌军相距一百五十公里以上,我军活动地区仍较广阔。这次敌军采取一线式推进,已深入我鲁中腹地,并逐步形成了对我之弧形包围态势,战场回旋余地已很狭窄了。二是莱芜战役时我军舍南就北,寻歼李仙洲集团,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带有远距离奔袭的xing质。这次是在优势之敌已开始全线进攻,有准备地要与我决战之时,我军突然从敌军的正面中央进行qiáng攻硬取。三是莱芜战役时我军舍qiáng取弱。这次是舍弱取qiáng。所以我们充分预计到,这次战役将是一次硬仗、恶仗。我们立即通知第一、第四、第八、第九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的领导同志,前来野司接受新的任务,同时命令正在向东、向南行动的各部就地停止待命。这时谭震林同志已离开野司到南线,我们即派人前去向他传达,并请他就近向第二、第七纵队进行传达和部署。这一突然变化,开始引起了一些同志的惊异,但很快大家认识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