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围攻开封的过程中,敌邱兵团全力西援,在兰封以东遭我阻击集团二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迎头痛击,伤亡惨重,我军乘机攻占兰封。中野第九纵队及豫皖苏军区一部兵力袭占中弁,打退孙元良兵团在飞机和坦克支援下的多次进攻,阻止了该敌的东援。中野第一和第三纵队与华野第十纵队,在刘伯承同志、邓小平同志和陈毅同志直接指挥下,于上蔡以北地区阻击并重创了胡琏兵团,使该敌不敢轻举冒进。这些作战行动,都对攻克开封起了直接保障作用。在此期间,华野第二兵团围攻兖州,第四兵团攻克海州以西的墩尚、阿湖、房山等地,也有力地策应了开封作战。
在开封战役过程中,各部队都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担任攻城任务的部队,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和华野前委关于进入开封的城市政策,并大力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利用旧官员组织临时市政维持委员会,在我军的指导和监督下,维持城市秩序,进行社会救济工作。党的城市政策和我军遵纪爱民的行动,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在我军撤离开封时,不少进步人士,包括教授、作家、音乐家和大中学生,不愿再受国民党的罪恶统治,有的到解放区参加工作,有的参加我军。担任阻援任务的部队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有的冒着酷暑在李子树下做防御工事,树很矮,抬头张口就能咬到李子,但没有一个人去吃它。借群众的门板等物构筑工事时,都把房东的名字写在上面,以便战后归还原主。扫清she界时,不砍、不压倒群众的高梁,有的还把高梁连根带泥移植到别处去,我军纪律严明,群众jiāo口称赞。
开封战役,歼灭开封守敌三万余人,加上阻击援敌的战绩,共歼敌约四万人,敌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李仲辛被击毙,参谋长游凌云被活捉。伪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化装潜逃。曾几何时,蒋介石还在伪国大上chuī嘘开封“绝可确保无虞”,而我军仅用五昼夜就攻占了。
开封战役不仅歼灭了大量敌人,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调动和引诱援敌就我范围,使我军进一步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六月二十三日,党中央给华东、中原我军全体指战员发来祝贺开封大捷的电报说:“庆祝你们解放开封省城及歼敌三万余人的伟大胜利。尚望继续努力,为消灭蒋敌、解放全中原人民而战。”党中央的贺电,给全体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为我们再接再厉,继续歼灭更多的敌人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开封战役的实践再次表明,战役指挥的重心放在哪里,对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关系极大。我从历次参加的战役指挥中体会到,每个战役都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在对战役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我们掌握了主动,打赢了敌人,从而使我军确有把握取得战役的全胜。因此,战役指挥员不仅要对整个战役有通盘的考虑,预见qíng况可能的发展变化,在打第一仗时就想打第二仗和第三仗的问题,而且要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转折的实现。在敌人有qiáng大兵力增援的qíng况下,转折出现得越早越好,要力争在全战役预计时间的二分之一以前,最好在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时候到来。这样,作战就主动了。如果转折在全战役的间的二分之一以后到来,就会因时间紧迫而仓促作战,使部队伤亡增大,疲劳加重,士气受到影响,有时还会陷于被动,不得不撤出战斗,打成夹生仗。豫东战役,包括攻城和打援两个作战阶段,全战役有个转折点,两个阶段也有各自的转折点。我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实现全战役的转折上,就是尽快夺取开封和及时掌握用于打援的兵力。战役一开始,我们就督促部队迅速突破敌城垣主阵地,尽快攻占开封,争取全战役转折及早到来。战役从十七日开始,至二十日夜,攻城部队就突破了敌城垣主阵地,继而将城区之敌基本肃清。这时,虽然敌核心阵地龙亭尚未被我攻下,但战役第一阶段已胜利在握,我就和张震同志、钟期光同志立即到开封南郊第三兵团指挥所,督促第三和第八纵队不要留恋开封战场,除留足够的兵力攻击龙亭外,迅速从城内撤出其余部队,把兵力集中起来,准备再歼援敌。对于攻歼龙亭之敌,我对部队说,龙亭是要打下来的,但不要急,迟一点不要紧,有点残敌可以作为钓邱兵团这条“鱼”的大钩子,你马上打下龙亭,他来援就不积极了,主要是作好充分准备,确有把握后再打。豫东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从战役开始到第三和第八纵队主力撤出开封,历时五昼夜就完成了全战役的转折,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时我的心才踏实下来,因为手中已经控制了足够的机动兵力,为下一步歼击援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随时投入第二阶段的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