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_作者:粟裕(176)

2017-07-23 粟裕

  追击战要求‘快速”。我广大指战员在胜利的鼓舞下,高度发扬了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怕疲劳,不怕饥饿,不顾chūn雨连绵,踩着泥泞的道路,跋山涉水,快速行军。

  我军听过之处,群众以极人的热qíng夹道欢迎自己的子弟兵。他们把稻糙铺在泥路上,以防战士滑倒,用木板和小船加固破烂的小桥,以便我军顺利通过。群众的这种热qíng,又给我们的部队以极大的鼓舞。所以经过任途跋涉的战士们,虽然脚底下已起了大大小小的泡,但仍然满怀豪qíng,一脚泥,一脚水地追赶敌人。当时上上下下的思想都集中在一个字上,就是‘快”。

  二十五日下午,第二十八军:占领了宜兴,第二十三军于同日huáng昏占领溧阳,南京至杭州公路遂破我切断。敌人不敢再沿京杭公路退却,改由宜兴以西的山区直向郎溪、广德方向逃窜。妄想突出重围。二十六日我中集团的先头部队已进至郎、广地区;同日我第二十八军进占长兴。二叶七日,中集团之第二十七军在吴兴附近与东集团第二十八罕打通了联系,这样,就封闭了合围口,把南逃之敌第四军、第二十八军,第四十五军、第六十六军及第五十一军的一部,bī入郎溪、广德之间的山区。敌军十万之众,乱作一团,东奔西突,妄图逃命,但却四处碰壁。我追击各军机动灵活,猛cha猛打。战至二十九日上午,将敌全部歼灭。

  这是一大胜利,因为如果不将这十万敌军歼灭,让它进入杭州。这座名闻中外的秀丽古城将遭受一场浩劫。当时我还很耽心我国当年最长的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受到破坏。所以再三嘱咐要抢占钱塘江大桥,我先头部以到达时,敌人来不及爆炸大桥就为我消火了。三野在郎广围歼战中加上在长江南岸边及追击途中歼灭的敌人共十三万九千余人。江防之敌仅第五十四军及第五十一军之一部,在我追击部队到达之前逃到上海。

  在我围歼郎广地区之敌的同时,我第七兵团在谭震林同志指挥下加速向杭州挺进。二十八日占领宁国,五月一日占领孝丰,五月二日占领余杭,五月三日,进占浙江省会杭州,五月四日至七日,第二野战军占领了上饶、贵溪、横峰、金华、衢县等地,控制了浙赣线,切断了汤恩伯集团和白崇禧集团之间的联系。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一部和中原军区部队先后占领了孝感,huáng陂,bī进武汉地区,完成了牵制白崇嬉集团的任务。渡江作战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钳击吴淞,解放上海

  郎广围歼战结束之后,我就把指挥的重点转到攻占上海这方面来了。五月初,总前委移驻京沪线上的丹阳城,我和张震同志率领第三野机关自常州东移苏州,指挥上海战役。

  中央军委和总前委考虑,由于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尚来完成。要求我第二野战军暂不要进攻上海,而且也不要靠近上海,不要惊动敌人,不使其过早地退出上海,以免仓促进去,陷于混乱,同时令第二野战军主力集结于浙赣线休整,随时准备支援我三野作伐,并准备应付美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gān涉。

  这时敌军退守上海的部队,有八个军,二十五个师,加上军舰三十余艘,飞机一百二十余架,共约二十万人。

  守备上海的敌军妄图采取陆海空联合作战,实行固守防御,敌人的防御阵地,分为警戒阵地、主阵地、中心要点工事。主阵地有:月浦、杨行、大场、真如和浦东的高桥、高行等地。主阵地的前沿,距市区三至六公里。中心要点工事包括国际阪店、四行仓库、百老汇大楼(即现在的上海大厦)等三十二座建筑物。整个上诲,仅钢骨水泥的碉堡,就有四千余个。这些工事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请美国人、德国人修的,后来日本人、国民党军又加修过。

  敌军将上海划分为沪西北、沪西南。浦东三个守备区。具体配置是:第一二三军及暂编第八师驻守太仓,昆山,青浦、嘉兴、平湖、金山卫之线,第五十二军驻守月浦、刘行、吴船、宝山等地;第五十四军驻守真如、大场;第二十一军及第九十九师驻守江湾等地;第七十五军驻守虹桥、龙华;第三十七军驻守周浦从浦东市区和南汇之线;第十二军驻守高桥、高行地区;第五十—军残部及五个jiāo警总队驻守市区,从敌人兵力部署上来看,其防御的重点是浦西市郊之吴淞、月浦,刘行。大场和浦东区之高桥、高行地区,藉以保障吴凇和市区,维护其出海通路。在这些地区以钢骨水泥的碉堡为骨gān,结合大量的土木结构的工事利蜘蛛网式的堑壕,外设多层障碍物,构成纵深达到三公里的防御地带。为了扫清she界,平毁了距阵地一公里以内的房屋和树木。这些地区,靠近长江,可以得到舰pào的直接火力支援。而市区和沪西南则是敌人防御的薄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