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_作者:粟裕(95)

2017-07-23 粟裕

  顽军原定于三月一日向我发起进攻,因内部矛盾而推迟至三月三日开始。首先,忠救军向我孝丰西北之牛山、八卦山阵地进攻,其他顽军亦向我步步进bī。四日至六日,顽军先后占领孝丰东南至西南外围之白水湾、皇路庄、施儒庄、统里庄、报福坛、上梅村、上市村等地,并继续向我迫近。我守备部队坚守孝丰周围的青明山、坝山、太阳山、糙明山(即大毛头山)及西北之牛山、八卦山等阵地,战斗十分激烈,许多阵地反复争夺失而复得。六日晚我各守备部队先后发起反;正面击溃了第六十二师的进攻,并从西面楔入鱼溪口歼灭忠救军一部。七日晚我全线出击,第三纵队主力自孝丰两北的芦村南下,向西线顽军左翼迂回;策一纵队主力西出孝丰城,进行穿cha分割。忠救军见我主力出击就溜之大吉,这就bào露了第五十二师第一五六团的翼侧。我第三纵队拟切断第一五六团退路时,该顽已开始撤退,在报福坛附近的huáng泥岗我与之遭遇,双方反复争夺有利地形,经激烈战斗,我终将这股顽军消灭。我军接着又在孝丰西南之吉才坞、老石口歼灭第一九二师一部,并在孝丰南再创第六十二师。十日,顽军纷纷南窜西逃。其右路挺进第一纵队、浙保第四纵队,在进至孝丰外围后未敢上来,在得悉其他各路顽军与我接战后赶紧回缩遁逃。

  在东、西天日山之间鞍部有个叫羊角岭的地方,两边山峰陡峭,中间仅有一条山路可通,小路一边是深涧,地势非常险要,只要在这里放上一个小部队用火力封锁住隘口就万夫莫入。但顽军兵败如山倒,竞不敢在此据险抵抗。我第二支队尾随紧追,乘机巧夺了这个险要之地,并乘势南进直下天目山南部的一都。溃退到一都的败兵正拟稍歇,听到一点响声即惊惶逃窜。

  三月十二日至二十六日,顽第一九二师、第六十二师残部、挺进第一纵队、浙保第四纵队曾先后分别由huáng湖、横畈、青云桥、后院向我进扰均被击退;我并前出上述地区游击,接着顽军放弃临安,并从于潜、昌化之线向西南撤退。至此,我军后发创人,在两倍于我之顽军围攻下,各个击破,以少胜多,再歼顽第一五六团团长朱丰以下一千七百余人,缴获迫击pào四门、轻重机枪八十余挺,并完全占领天日山和解放了临安,胜利地结束了第二次反击战。浙西纵横各一百余公里的广大地区,包括长兴、广(德)南、孝丰、安吉、武康、德清、吴兴、余杭、临安、于潜、富阳等十一个县的大部或一部均为我们控制,解放人口一百余万。

  第二次反击战的战役目标是实现了,占领了天目山,但歼敌仍不多,大部分逃散了。其原因,从顽军方面说,他们总想保存实力,进攻时等待观望,撤退时争先恐后,一碰硬马上缩回,我们布下的口袋他不钻,而且部队撒得很开,不象huáng桥战役时那样靠拢。从我们方面说,虽然山地战的适应力提高了,但长期在游击战争中养成的独立自主各自为战的习惯一下不易改变,各打各的多,协同配合少。从打游击战向打运动战转变、向进行大兵团协同作战转变,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完成。同时我们只有二个纵队靠在一起,作战时一根扁担挑两头,手中没有预备队,面对胜利发展的新形势更感兵力不足,因此我积极向华中局和军部建议第二批南下部队早日动身。如果有了三个纵队,就可以拿一个纵队堵截,两个纵队突击,仗就好打了,就能成建制歼灭敌人。我从实战中体会,部队编制以五五制或四四制为好,否则不敷机动。

  结束第二次作战后,中央指示要静观变化。暂缓大举入浙。顽军在第二次进攻失败后士气更加沮丧,兵力更感不足,又悉我第四纵队南来,故赶筑碉堡加qiáng防御。估计顽方虽在增调兵力积极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但一时不至于有大的举动,第三次进攻将会推延。我们就抓紧时机休整,继续贯彻中央和华中局指示,做好深入发动群众的工作,以巩固现有地区,发展敌后新区。由于孝丰地区已较稳定,苏浙军区领导机关于四月四日离开长兴西北的仰峰(上山下介)去孝丰城与前指会合。十七日移孝丰东南之井村、吴家道。叶飞、金明同志率领第四纵队渡江后安全到达,钟期光同志也已南来,二十六日我们在吴家道见面,这时我党七大正开始举行,更使我们十分欣喜,大家都希望以新的胜利向七大献礼。

  五月在临安地区成立浙西区党委和行政公署,领导天(目山)北、天(目山)东两个地委、专署和杭嘉湖工委、专署,大力进行新区建设工作。天北地委、专署下设广(德)南、安吉、孝丰、吴兴、武康五县;天东地委、专署下设德清、余杭、临安、富阳四县;杭嘉湖工委、专署负责吴兴、德清公路以东敌后地区的开辟工作。同时苏皖区党委改为苏南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