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顾青一人觉得一言难尽, 便是江湖中人也觉得五味杂陈。
说好的得道高僧呢?
王重阳王真人在华山论剑开始前,就提到了除了他们五人外,还有一名少林派的高僧, 当时江湖中人已开始猜测这名没报上法号来的高僧是谁, 还将少林派近来的高僧扒了个底朝天。
以及说起高僧来, 大部分人脑海中冒出来的形象,该当是天庭饱满, 眉目慈祥的得道大和尚。这倒不是年龄歧视, 而是在一般人看来, 无论是练武还是佛学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且“大和尚”的称号不是每个僧人都能得到的。
可事实又是什么呢?
有在华山论剑时攀登到峰顶一览的江湖中人,他们可没看到白眉白须的高僧, 而是看到了一唇红齿白, 眉目如画的小和尚。不, 严格来讲他这般年纪, 在寺庙中被称呼为小沙弥更合适。
他未免太年轻了吧?
可就是这么一个无名小沙弥, 他在华山论剑中胜过了全真教教主王重阳,大理段氏段智兴,丐帮帮主洪七, 桃花岛岛主huáng药师和白驼山庄庄主欧阳锋,让他们五人心悦诚服(严格来说是四人,可欧阳锋他不是悄无声息离开了吗),共推他为当今天下第一高手。
这一消息传出来,不知跌掉了多少人的下巴,也让他们一腔豪qíng都“如鲠在喉”。
想想看吧,华山论剑这样的盛事,江湖中人便是没有实地参与,可他们总归是想大谈特谈一番的。若是王重阳等五人中任何一人成了第一,他们说起来自能够洋洋洒洒,唾沫与口水横飞。
比如:
“九指神丐使出了一招‘飞龙在天’,重阳真人一招‘探海屠龙’接了下来!”
再比如:
“说起桃花岛岛主huáng药师,他是个三分正七分邪的人物,可天资卓越,他们桃花岛有武功‘弹指神通’,虽不比大理段皇爷的一阳指,可也是一等一jīng妙的手上功夫。”
再不济:
“那白驼山庄的欧阳锋可和咱们中原人,在相貌上不太一样,高鼻梁深眼窝,据说他们那边的人眼珠子都不是黑色的,huáng色的绿色的,乍一看还怪吓人的。”
可现在,他们说起夺得“天下第一高手”名号的丰月小师父,能说什么呢?他们也就知道他法号是丰月,寺庙,反正不是少林寺,师承是谁他们也不知道,武功路数也一概不知。这么一来,他们怎么讲华山论剑,难不成只能说:
“丰月小师父使出了他的招数,对上了重阳真人的全真剑法。”
这听起来一点滋味都没有,好吗?
还不止这样的感触,更有若是其他五人得了《九yīn真经》,他们成名已久,且不管是谁都并非孤身一人,每个都是有帮有派,再不济也有一个山庄或是一座海岛的,这足够让对《九yīn真经》不死心的江湖人士,在再想打《九yīn真经》主意前,着重掂量下自己的斤两。
只丰月小师父?
他来历不明,又非少林寺的,且在华山论剑前籍籍无名。虽说在华山论剑后一朝成名天下知,可那感觉怎么都很虚,也就是不足以服众。
这种qíng况下,就有真的勇士敢于跳出来,去直面那普度众生的小和尚。
临安城
此时已是初chūn,乍暖还寒时候,顾青来到临安城已有半月。他先前说去接触朝堂,可并没有就这么贸然接近,总归是要谋定而后动,因而这半月来他就在临安城中“化缘”,来对朝堂上下有个更全面的认知。
嗯……宗室中有人正秘密策划立新君来着。
在这种qíng况下,顾青遇到了前来“拜会”他的江湖侠客。
这找上门来的江湖豪杰不过二十五岁,背着一把长剑,名叫白鹤亮,是鹤笔庄的少庄主。他父亲有幸上到了华山落雁峰峰顶,回来后感叹了几句,白鹤亮年轻气盛,就凭借着一腔热血从他父亲那儿探听到‘上僧’的模样,在都不知道人家在哪儿的qíng况下,就从家中出来。
说来也巧,他刚来到临安城就遇到了素衣白袜,有出尘气度的年轻僧人。白鹤亮当即就冲了个过去,对上人家疑惑的目光,白鹤亮挺了挺胸脯,让自己看起来并非外qiáng中gān,然后就问:“你是不是丰月?”
“施主请稍等。”
白鹤亮:“??”是不是不就一句话的事吗?怎么还得稍等一下,难道还得好好想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