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安乐归不安乐,既是赵祯下了圣旨,那顾青就得跑一趟皇宫去谢主隆恩。等顾青穿戴好安乐侯的服饰,来到皇宫文德殿时,在殿外意外的见到了八贤王。
说来在“狸猫换太子”案告破前,官家赵祯对外都是真宗从八贤王家中过继的嗣子,只在赵祯登基后,八贤王为了避嫌也有不和刘太后争锋的原因,就很少在朝堂上露面。可他在宗室中的地位本就不低,本人又很有贤名,朝堂上有数位朝臣都经由八贤王推荐,又便是在民间人气也不低,这般一来人人都发自内心的尊称他一声“八贤王”。
顾青近前行礼:“王爷。”
“元英不必多礼。说来我还未当面恭喜安乐侯,想来我这声恭喜不算晚吧?”八贤王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亲切,再者他虽比比官家大二十五岁,但人家保养得好,又是天潢贵胄的,端起范儿来那叫一个雍容,也就是气质非凡,这般亲切待人起来,就非常容易叫人有好感,进而心折八贤王的气度,道一声:‘不愧是八贤王’。
“当然不晚,事实上您是除了我爹外的第一个。”顾青直起身来,他这一身侯爷朝服穿上身上,更显得人如芝兰玉树,加上他本就是未语先带三分笑的,如此一来更让人望之心喜。又不等八贤王再说什么,顾青就继续用拉家常般的口吻道,“我爹还说官家给我的封号十分好,安乐安乐,生时平安死时喜乐,我也这般觉得。”
八贤王:“……??”官家不是这个意思吧?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得有点晚了,今天还有二更。
顺便发个《大唐双龙传》角色备选表:
1.杨广的儿子小胖太子杨昭
2.石之轩的儿子石青璇
3.李渊的儿子李建成
4.其他……
——就是跟“儿子”过不去了= =
第77章 七五(15)
近来朝堂上不怎么安宁,主要还是官家不再顾忌嫡母刘太后, yù将刘太后的势力连根拔起。
本来刘太后的势力, 这几年随着官家亲政就被大幅度削弱了, 可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官家所不容。
稍微有点眼色都联想到重九节后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即刘太后陷害先皇妃子, 本来还有朝臣以为这是官家捏住的一个小辫子,甭管这个小辫子看起来不如何,可能给官家一个正大光明发难的理由就行。可大部分朝臣都没想到, 刘太后陷害先皇妃子的事最终证明它是有像戏文里唱的那样, 一波三折, 高cháo迭起。
用狸猫换下李妃生的皇儿就算了,后宫中争斗从来就没少过;
李妃所生的皇儿被忠心内侍带出去也就算了, 即便是内侍也是有上进心的, 比方说想争一个从龙之功什么的;
这李妃所生的皇儿兜兜转转的, 还是成为官家, 也可以说成是这位皇子本就是得天庇佑,无论如何都是要成为九五之尊的;
可这么多年竟还让官家发现了这件事, 最终还找回了当年被陷害, 而流落民间的生母李妃什么的, 就太让人看不过去了吧。
说好的斩糙要除根呢?
咳。
反正呢, 朝臣们更多的还是感慨这桩事怎么就那么曲折, 而且还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真相大白后,刘太后倒台是真,树倒猢狲散也是真, 朝臣们也彻底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官家如今已大权在握,不会有谁再能撼动到他的地位了。
又有罚也有奖,当年忠心护主的陈林被提拔为都堂,寇珠,余忠和秦凤都得了追封,还有这几年奉养李妃的范宗华也得到了嘉奖。
以及作为最先撞破这件事,并且还使巧记让郭槐和刘太后吐露真言的“锦毛鼠”白玉堂,他被封为正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供职于大理寺。这和展昭的封赏相当,不过还有一点不同的便是鸣鸿刀,它摇身一变变成了御刀,在赵祯那儿过了明路后作为奖赏赐给了白玉堂。
最后就是顾青,他被封为安乐侯。
说来就顾青的功绩,封为安乐侯似乎也就如此,可考虑到庞太师在官职外的爵位是颖国公,作为儿子的顾青不好越过他爹去,因而赵祯就只有封他为安乐侯。另外再看的话就知道他这次的封赏是很“充实”的,因本朝的规矩,食邑一千户上为侯,公爵的食邑在两千户以上,不过食邑数字只是虚的,唯食实封才是实实在在可享有朝廷发放俸禄的,顾青的食实封是一千户,是食实封中最高的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