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改[综武侠]_作者:非摩安(298)

  这么说的意思是说裴矩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邪王”石之轩。

  石之轩之于江湖, 可比裴矩之于朝堂要鼎鼎有名的多。

  石之轩是魔门数百年来, 第一个身兼两个派/道的宗主。虽说最开始时石之轩所掌的花间派, 在魔门地位尴尬,可石之轩能够在短短时间里就跻身魔门八大高手的行列, 还在后面得了个‘邪王’的名号, 让心怀天下的慈航静斋把他认为是大魔头, 还是她们家的圣女牺牲自己才得以镇压的那种, 就足以见这人是有多厉害了。

  至于顾青怎么知道石之轩是裴矩的?

  只能说祝玉妍就知道这件事, 到底石之轩至始至终都是魔门中人。再者朝堂中人见到裴矩时没什么其他感觉,即便是武将见着了他,也许只是觉得他下盘很稳, 可顾青并不在此列,不说他本人的武力值现在有多高,单就是他敏锐至极的dòng察力,就足够他从裴矩身上发现很多不一般之处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在演技方面,邪王是比不上顾青的。

  最起码从裴矩的角度来看顾太子,他不仅没发现顾青是易容的,就是顾太子的内息是小紊乱的,走路时脚步略虚浮,怎么看都像是个普通人。

  裴矩完全没有起疑心。

  以及两人只说了这么两句话,到底帝杨广还在殿内等着裴矩拜见呢。

  因而他们俩的第一次碰面就这么糙糙结束了,顾青从躬身恭送他的裴矩身边经过,面上不显,心中的欣悦都快冒起泡来了——邪王石之轩并没有受到丧妻影响,还这般兢兢业业为隋朝拓展版图添瓦加砖,这难道不值得同为魔门中人的自己高兴吗?

  噫。

  等等,这还和说好的魔门要挖隋朝墙角不符啊?

  关于这一点,这该当是“将yù取之,必先与之”。看着吧,帝杨广接下来就会攻打吐谷浑,而裴矩也会在其中使他的纵横之道,助帝杨广大胜吐谷浑,进一步迎得帝杨广的信任。再之后就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而战争到最后,原本安居乐业的百姓变得流离失所,甚至尸殍遍野,这伴随的就是民心如cháo水般流失,朝中也会怨声载道,帝心不再,到时候是个什么qíng况,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顾青微微弯了弯眉眼,他要不要加一把火呢?

  这事儿还得细细琢磨下,等他从楚地回来再来想也不迟。

  楚地

  杨素被封为楚国公,官拜司徒后,就来到楚地上任。

  又一开始杨素的封地并不在这儿,他在被封楚国公前封的是越国公。只是等帝杨广登基后,有太史官说隋地所属的分野将有重大的丧事发生,帝杨广因而改封杨素为楚公,因为楚地和隋地属同一分野,他这做皇帝的想借杨素来拦挡遭丧的运气。

  这事儿帝杨广做得多不地道,也难怪在杨素去世后,帝杨广这又是追赠官职又是封赏的,还派太子来吊唁,都没能叫杨素的家人尤其是他的长子杨玄感,在心中感到多受宠若惊。相反,杨素亲近之人都知道他们家杨公实际上受帝杨广忌惮颇多,这还是说得委婉呢,准确来说不过是“狡兔死,走狗烹”罢了。

  杨玄感深为自家阿耶感到不值,内心仇恨的种子已然种下。

  只种下归种下,他还没傻到现在就反帝杨广,因而在面对特意从洛阳赶过来的吊唁的太子昭,他还是极尽为人臣子的姿态,恭敬的迎了太子昭入内。

  顾青半分都没有为难杨玄感,相反他还放低了姿态,亲去灵堂悼唁了杨素,甚至亲写了悼文。

  可惜杨玄感分毫不领qíng,他觉得顾青这么做不过是huáng鼠láng给jī拜年,压根就没什么好心,可怜他还得做出感激涕零的模样来。

  实在是把杨玄感给难为坏了。

  不仅杨玄感,便是杨素的弟弟杨约都是内心毫无波动,尤其是在知道楚地的百姓,在知道太子昭亲来凭吊杨素,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后,纷纷感叹起太子的仁爱后,更对太子昭反感。

  “他们可真不愧是爷父孙!”杨约私下里这般忿忿道,当年隋文帝就忌惮杨素,可面上却是对杨家加恩再加恩,到帝杨广时也是如此,再来看这位被朝臣们评价为仁和的太子昭,他的所作所为仍是跟他的祖父和父亲同出一辙,简直是可笑可笑!

  杨玄感握紧了拳头,为今之计只有隐忍再隐忍,同时对太子昭的印象也是一路降到底。

  就是在这种qíng况下,顾青同杨玄感说起了一件事:“孤闻杨公于病重之际,命匠人晨间拆毁奢华居宅晚间再重建,此事可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