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改[综武侠]_作者:非摩安(694)

  但问题在于“相当于”并不等同于“就是”,换句话说,言静庵是牺牲了她的弟子,而不是自己亲身去以身饲魔,到了最后还美曰其名为了天下太平。

  如今不过是需要言静庵牺牲自己,以达成“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成就而已。

  当然了,“魔师”庞斑也不是什么好人,在没有顾剑典的后续中,他就是凭这样的方法既得到了言静庵,又免去了陷身qíng局之苦,而等收了言静庵的弟子后蓄意钟qíng于她,造成一段充满乖逆伦常的畸恋,使那爱更刺激更深刻,然后利用人家来作魔媒和桥梁,啧。

  所以说如今他们俩能走到一起,那可真的是……天生一对啊。

  多好的事,不是吗?

  话又说回来,既然言静庵和庞斑同意了要给顾剑典生女儿,那顾剑典就没有必要再去传播“你这孩子若是个女儿家就好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暂退江湖,而庞斑也同意了退隐江湖,至于期限还真不太好说,不过二十年总得是有的吧。

  而前天下第一和现天下第一同时退隐江湖的事,使得还没平静下来的江湖再次喧闹起来。等江湖中人知道真正的原因后,一时间对言静庵肃然起敬。只是这“肃然起敬”中有多少讽刺的成分,那就不得而知了,而转念一想,当年在隋末时,碧秀心和石之轩的事都能被慈航静斋宣扬成碧秀心以身饲魔,那到了以身饲魔都已成传统的当下,相信慈航静斋仍旧会找到更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充当遮羞布,甚至将遮羞布变成荣耀台。

  不管怎么说吧,那都是慈航静斋的事了。

  当下顾剑典只需要候着庞斑和言静庵,等他们生出女儿来,而‘她’也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一本“若为女儿图”,指着位于第二页的庞姑娘(……),对着庞斑赞叹道:“我就说你这孩子若是个女儿家就好了,看她是不是特别妖艳?”

  庞斑:“……”

  魔师他老人家已经有点后悔了,但一切为了破碎虚空。

  破碎虚空:呵呵。

  第221章 金风细雨楼(1)

  彼时为宋朝,在位的皇帝为赵佶。

  就是那个宋徽宗赵佶, 号称“什么都能做, 就是不适合做皇帝”的赵佶。

  从这一句评价上就能看得出来赵佶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了, 反正不会是什么明君,或许还拥有着亡国之相。事实也是如此, 赵佶登基后不喜朝政,过度沉迷于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尤其是书和画, 在朝堂上又任人唯亲, 任用能投其所好的jian佞之臣, 而不是真正能为国为民的忠臣,以至于朝政不清, 国事蜩螗。

  这还仅仅是内忧。

  外患更有。

  金国日盛, 又对中原虎视眈眈。

  而宋朝从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整体上就重文抑武, 皇权更迭至赵佶时就更是如此,可以说此时的宋朝单就在兵力上来讲并不十分qiáng盛。这并不是说宋朝对上金国就毫无战力, 而是赵佶本身就不是个能力挽狂澜的明君, 不然的话朝廷中也不会有主和派和投降派, 以及主战派了。

  总而言之, 现下中原正处在风雨飘摇的乱世。

  乱世出乱象, 出魑魅魍魉,亦出豪杰。

  朝堂上的纷争先不提,单就来说江湖上的。此时声名最盛的势力当属六分半堂和金风细雨楼, 之所以用“势力”来形容,而不是用“门派”来描述,那是因为乱世之下门派已孤木难支,不得已之下只有选择依附更大的势力而生存,六分半堂和金风细雨楼便是其中势力最大的。

  这两大势力的总部都在京师,原本独占鳌头的是雷损领导的六分半堂,它在武林和绿林中扎好了稳定的根基,但近年来金风细雨楼迅速崛起,在其楼主苏梦枕的带领下,再加上来自朝堂上的支持,竟能和六分半堂分庭抗礼,不分轩轾。

  这使得江湖中有那么一句话:“六成雷,四万苏。”

  意思是天下雄豪,至少有四万人归于苏梦枕门中,但就总的比例来讲,仍是有六成以上寄附于雷损的堂下。

  俗话又说:“一山不容二虎。”

  更何况无论雷损还是苏梦枕都不是能退一步海阔天空之人,双方都想要吞并对方,因而六分半堂和金风细雨楼刀剑相向的厉害,近来更是冲突频频,先是六分半堂在湖北折了位九堂主,连带在湖北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后是金风细雨楼的六个分舵将近五百兄弟,遭到了楼中兄弟出卖,被六分半堂全歼,可谓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谁都不能彻底压倒对方,成为开封府下的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