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红颜_作者:蒙曼(7)

2017-07-21 蒙曼

  第2章 初涉政坛

  画外音: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中国古代,无论是职业还是婚姻都比较稳定,所以一旦一个人,入了哪一行,或者是嫁了哪一个人,基本上都很难再做调整。但是大唐第一公主,太平公主的婚姻被认为嫁错了之后,驸马薛绍就莫名其妙地以谋反的罪名被判了死刑,太平公主又轻易地走上了再嫁之路,那么究竟是谁认为太平公主嫁错了人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桩婚姻悲剧对于太平公主一生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蒙曼:

  上集咱们不是说过了嘛,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表哥,也就是,唐高宗的亲外甥薛绍,可是这场婚姻在经历了七年之后,被认为是嫁错了,得调整了,只不过呢,认为太平公主嫁错郎的,不是公主本人,而是太平公主的母亲武则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件事啊,咱们还得,先从唐高宗之死说起,咱们在《武则天》这个系列里头讲过,唐高宗死了之后,武则天离皇帝的目标就近了,紧锣密鼓,几年时间,她办了好几件大事,她废黜了中宗李显,当时还叫李哲,软禁了睿宗李旦,而且平定了南方的徐敬业叛乱,又利用裴炎之狱把朝廷里头可能反对她,这些军政系统这些人,也给肃清了一下,一步接一步,离皇帝的宝座是越来越近,可是咱们也说过,中国古代这是家天下,王朝都是一家一姓的,因此武则天想要,把这个李唐变成她的武周,不仅仅要换皇帝,还要把整个李唐皇族,也得给换一下,她要清洗一下李唐宗室,那怎么清洗呢,当时武则天她是,利用了一个国家礼仪工程,武则天为了当皇帝,不是要制造舆论呢,当时她的侄子武承嗣,就出来给她帮忙来了,给她伪造了一个宝石,就是拿一块石头,上面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然后谎称这个石头是从洛水里打捞出来的,把这石头就献给了武则天了,那咱们知道,根据古代儒家学说,这河出图,洛出书那可是重大祥瑞,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标志,所以武则天对这块石头,是非常非常重视,她就把这个石头,命名为“天授宝图”,同时根据石头上的文字,给自己上了一个尊号,叫做圣母神皇,另外她还决定,当年的12月,亲临洛水,来拜受这个宝图,那么亲临落水拜受宝图之后,她还要在明堂里面,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这是一系列的国家典礼,为了把这个典礼办得圆满,武则天她就要求,所有的刺史、都督,宗室,外戚这些人,在典礼举行之前的十天,都到洛阳集合,那武则天这个集合令一出来,李唐宗室的人可就紧张了,他们心里就在想啊,武太后这是想gān嘛啊?她是不是想把我们召集到洛阳,然后瓮中捉鳖,然后把我们一网打尽啊,越想越紧张,怎么办啊?最后这些宗室一合计,咱们造反吧,造反都有什么人参与啊?首先就是李唐王朝,前几代皇帝的儿子、孙子,就是这些男xing的后代,那另外呢,唐朝还不流行这种,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所以前几代皇帝的公主,也都给网罗进来了,彼此互通声气,都说要造反,造反的这个声势,造得很大,可是最后因为叛徒告密,等等种种原因吧,反正这个反,实际上没有真正造起来,到最后真正起兵的,只有李贞和李冲一对父子,那这个造反的规模,就小多了,武则天很轻松地就把这个起兵给平息下去了,可是咱们说武则天平定了,李贞、李冲父子起兵之后,她会不会就此罢手呢?她不可能就此罢手,因为咱们刚刚说过,武则天当时一个预设的目标,就是想清理一下李唐宗室,她把他们往洛阳去叫,其实也是引蛇出dòng,那么现在蛇好不容易都出来了,还能让它再缩回dòng里吗?所以武则天就扩大了肃清的规模,把很多很多宗室都给牵扯进了这个宗室谋反案之中了,牵扯进的人里就包括,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以及薛绍的哥哥叫薛顗,那咱们说薛绍和薛顗,都已经下了大狱了,接着就要审了,咱们也在这儿,先考虑一下,这薛绍他到底,有没有谋反呢?薛绍有没有谋反啊?这个在史书之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记载,第一种记载说,薛绍确实谋反了,这是在《新唐书·公主传》里说的,《新唐书·公主传》这样说,“琅邪王冲起兵,顗与弟绍,以所部庸调,作兵募士,且应之,冲败,杀都吏以灭口,事泄,下狱俱死”,什么意思呢?李贞、李冲父子,起兵的时候,薛绍和薛顗这一对哥俩儿,他们也想呼应,想响应这个起兵来着,为了响应起兵,他们还去招兵买马,做了好多准备工作,只可惜李贞、李冲父子,败得太快,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响应,这边这个事qíng,就已经平息下来,他们害怕事qíng败露,就把当初帮助他们,cao持这些具体工作的都吏,也就是一个下级,一个手下给灭口了,企图掩盖罪行,那如果按这种说法的话,那他们就是确确实实参与谋反,抓起来是一点都不冤枉。可是按照《旧唐书》,那就不是这个说法,《旧唐书·外戚传》里讲,薛绍他没有谋反,说他谋反是冤枉的,它怎么记?它说,“绍,垂拱中被诬告与诸王连谋伏诛”,是说薛绍这时候被人冤枉,被人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