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倒也让贾母无话可说,她犹豫了一会儿后,就看向贾政道:“那就他吧!不过这不过是一个嫡次子,怕是……”
贾政倒是一阵尴尬,这嫡次子,他不也是一个嫡次子么?
稍犹豫了下,他道:“母亲,我多给元儿一些陪嫁便是。”
这倒是当老子该说的,贾赦道:“我这当大伯的也不会委屈了自己的侄女儿,况且也就她一个,让她和妹妹一样大大方方地嫁出去,也不算rǔ没了咱家的姑娘。”
贾母听了这话那是大受安慰,不禁垂泪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那元chūn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我没给您说么,元chūn将来日子过的肯定能和敏儿一样,又在京城里,这小两口将来肯定要被分出来过的,您要是看不过眼或是想念孙女儿,就直接让他们住在附近不就是了……”
贾赦这边劝着,那边贾敏和闻氏对视了一眼,倒是没人去提醒贾赦刚刚他说错了话。
什么叫就元chūn一个?那不是还有个叫探chūn的么?
不过探chūn不过是一介庶女,也就前些天贾赦醒来后见了贾赦一面,得了点见面礼,在家里也上不了台面,他这当大伯的心里没她这侄女儿,倒也不怎么意外。
贾母立刻被安抚了。
既然贾赦这样说,看来也是元chūn和他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便是那家如今已然没落了,这要是多给点嫁妆,将来的日子也显然是能过的。
贾母这边能接受事实后,就将话题转向了贾珠,毕竟这才是二房的嫡长子,他的婚事也至关重要。
闻氏全程旁听,表qíng淡定,不管是给多少彩礼,或是给元chūn贴补多少嫁妆她也都不在意,毕竟当年贾敏成亲的时候,她也是听闻了的,那何止是十里红妆?贾母对女儿的疼爱,全在嫁妆里了。
王氏当年嫁进来的时候也没少带了嫁妆,当时分王氏嫁妆的时候,这贾珠心疼自己的弟妹,明明是长子也只拿了四成,那元chūn和宝玉对半分了剩下的,一些头面什么的也都给了元chūn,怕是比王氏在的时候会贴补她的嫁妆还多一些。
刚刚这贾政又说要贴补的,贾赦这大伯给的,怕是不在小数目。
再加上还有贾母在,就看着她疼爱元chūn这程度,怕也不会少给了她,估计嫁妆嫁女,又要变成了一桩盛事。
对比起来这娶媳妇就不同了,说到贾珠婚事的时候,贾赦就笑了起来:“这珠哥儿那边你们就不用cao心了,咱们只要将聘礼准备丰厚一些即可。”
“丰厚些?”贾母有些疑惑。
“九爷的王妃不就是赵家?既是九爷自己的表弟,也是九王妃的堂弟。”
贾母顿时了然于胸,这就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在这家人的份上,也要给九爷以及宜太妃这个脸面,再说了,这也不止是一个九爷啊,不还有一个老五吗?这老太太立刻对闻氏道:“这聘礼定要丰厚一些。”
闻氏忙点头。
贾母又道:“你们虽说是分家了,不过这孩子成亲原本是公中要出的——”
贾赦道:“我们府上自当出一份儿,此事母亲做主便是。”
贾母本来要的就是这话,虽说她当初提出来分了家,不过真算起来两边孩子都没成婚,那个时候分,倒是老二家吃了点亏,不过老大这边的贾琏也小,倒也不好说,如今这贴补一下老二,倒也能让婚事办的好看一些。
贾政立刻道:“不可,这怎么能让兄长出钱?这本是分了家的……”
政老爷自忖自己哪怕辞了官,如今这要讨好地也不知道多少,这怎么着也不能让兄长那边再贴补,再说了,儿子成亲他难道也花销不起?
贾赦摇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这母亲也还在呢。”
说到头来,这贾母要是贴补贾珠东西,东西从这天师府里送到隔壁,不也同样不好看?既贾母怎么都要贴补地,倒还不如从他这里也走一份儿,也好看些。贾赦也的确不在意那么点东西,家里也一共没几个孩子,他贴的也乐意。
贾政立刻脸上臊红地谢过了贾赦。
这自家人商量妥当了,一切就好说了。
这贾家将消息让媒人传回去之后,九王妃这边知道了消息,立刻大喜过望,冲到了九爷的书房里告知了这一喜讯!
九爷倒是愣了一下,道:“这还真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