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沙山,其实也就是个小土坡,当年胡家的老老老太公胡皮蛋经商有道,积攒下巨额财富,生前买下这小土坡,易名“沙山”,一来是为了纪念对胡家有不可言说的深厚意义的一位沙姓女子,二来也是为胡家后人寻个百年后安寝的风水宝地。
沙山的守陵人是胡家老仆,看到少主人前来,赶紧过来打开通往山上的铁栅栏门。
依着惯例,胡铁花赏了他一两银子,那老仆欢喜无限地把银子揣进怀里,然后对着西方连鞠三躬,嘴里念叨不绝:“沙姑娘千秋万代,万代千秋。”
胡铁花顺着他鞠躬的方向看过去,心中涌动着一种复杂的qíng愫,他觉得可以称之为“伤感”,而在伤感的过程中,记忆的cháo水也开始翻滚,翻滚着翻滚着,就翻滚到了从前……
说起来,胡家、楚家和杨家都有纪念沙姑娘的传统,但是以胡家最为虔诚最为持久最为qíng真意切,胡家先辈解释说,那是因为胡家的老老老太公胡皮蛋,受沙姑娘的恩惠最深。
到底受过怎么样的恩惠,胡铁花也记不大清楚了,他只知道,胡家对沙姑娘的纪念,那是切切实实落到行动上的。
过年的时候蒸馒头,有些馒头上会特意用红色画个“沙”字,馒头一出锅,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抢带有“沙”字的馒头,因为据说这会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家里的书房常年悬挂着沙姑娘的等身画像,画的那叫一个飘飘yù仙美艳绝伦,但是再美的人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吧,小胡铁花七岁的时候指着画像说了一句:“长的也一般般嘛……”
很客观的一句评价,给小胡铁花带来了生平第一次浸猪笼的惨痛记忆,更让他郁闷的是几年后他开始了解乡里风俗,原来猪笼是给jian*夫*yín*妇准备的,他是有多背运要被动用这样的大刑啊……
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多项技艺,琴棋书画什么的他也就忍了,熏陶熏陶自身气质也很好。最坑爹的是学唱歌,更坑爹的是只有雷打不动的一首歌:铁窗泪。
这首歌让胡铁花挨了无数的板子,开始是记不住歌词,后来记住了歌词唱歌又跑调,最后终于不跑调了,胡爹又以“唱歌时qíng感不够投入”狠狠揍了他一通。
直到现在,胡铁花都拒绝承认自己唱歌时qíng感不够投入,相反,他觉得是胡爹等长辈投入的qíng感方向错误——本来嘛,他认真研究过铁窗泪的歌词,他认为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人幡然悔悟之后的轻快愉悦心qíng,本来就该面带笑容的唱,像胡爹他们那样苦大仇深地唱才是不合适,非常不合适!
还有胡家每年一度的万圣节夜游,全家倾巢而出,罩黑斗篷,提红灯笼,握菜刀的握菜刀,抱擀面杖的抱擀面杖,还有拎猪ròu拎韭菜的,每次一出游,所到之处jī飞狗跳,胆子小的娃娃更是能嚎啕上一宿,后来当地官府几次上门谈判,万圣节夜游才改为自己院里进行。
……
还有许许多多的奇怪家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有很长一段时间,胡铁花内心里对这个沙姑娘都相当抵触,但是他不敢说,胡家大宅遍布对沙姑娘忠心耿耿的耳目,稍有不慎,他就难逃蹲马步顶缸同时还要挖坑填坑的惨烈责罚。
他只能将对沙姑娘的这口怨气憋在心里,耐心的等待着三家聚会的那一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在互相寒暄的大人之间挤来挤去,终于找到了玩伴小楚留香,顾不上多说,他拉着一脸诧异的楚留香直奔后院安静的角落。
确定四下无人,他对着小楚留香诉苦:“我都快被那个莫名其妙的沙姑娘给bī疯了!”
小楚留香的眸中露出极其震惊的神色,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现在想来,老臭虫的老jian巨猾,果然是少时就见端倪了——他带着迷惑xing的微笑温和道:“慢慢讲,不着急。”
于是单纯而又没有心机的小胡铁花中计了,他果然开始“慢慢讲”、“不着急”,由于心平气和,他甚至回忆起了很多平时不加注意的qíng节,比如他爹硬bī着他学习沙姑娘在丐帮独创的步伐,还骗他说是沙氏凌波微步,害的他跟小伙伴对敌时逃走不成被揍的鼻青脸肿,还有沙氏诗体,起句是什么“你在,或者不在,我就在这里”,这简直是废话啊,我在这里跟你在没在有个毛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