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往后翻,果然在最后一页发现了一张对折过夹在书里的图,上面明确注释了石氏在京郊训练小鸟的宅院所在。
“著书人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们只要去这处看一看就知道了。”
“怕只怕人家早得了消息跑了!”
此时有几名纨绔子从二楼走下来,纷纷主动表示他们每人会提供二三十名家丁,让他们先去立刻先去围住那宅院,不许任何人出入,然后就等大家一块去声讨。
众人忙道好,对这几个纨绔子都表示佩服起来。
大家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纷纷按照地图上的标示,朝城外奔去。
这期间,被贾赦安排监视宅院的密卫们,擒拿到了一命报信的小厮,直接打晕,丢在树下了。这会儿见有人成群来了,密卫们便悄悄撤退了。
宅子门口守卫的小厮瞧见这架势,吓得有点晕,但还是举起手里的刀,努力挣扎一下,呵斥他们后退,不能擅闯私宅。
众人哪会听,一点点bī进。守卫小厮有些慌了,这时候就有人就地捡起石子,噼里啪啦往二人身上丢。一两个人打也就罢了,而今眼前可是有上百人,数百个石子同时带着力道往身上砸,疼得要命,搁谁都受不了。守卫的小厮们纷纷丢了刀,逃到宅子里去报信。
纨绔子们让自家小厮团团围住了宅院,一个都不能放过。众书生们就破门而入,查看里面的qíng况,果然就如书上所言,宅子里有很多受训的小姑娘,一个个都年纪不大,长得样貌清秀。大家拿了管事的三位嬷嬷之后,又问这些姑娘们,平日都学什么做什么。稍大一点的姑娘杏眼含泪,哭得楚楚可怜,但就是不肯说话。年小一些,刚进宅子还不算太久的,倒是肯把经过说出来。
这时候京畿府的衙差也赶到了,凭着有人擅闯私宅为由,来查看qíng况。得知众人都要告这宅院是培养暗娼之所,衙差们就顺势以此为依据,暂时将宅院里的人全部收押,押入囚车,包括三位逃跑未遂的管事嬷嬷也一起被押往京畿府。
此时此刻,曹家也不安宁,石氏知道qíng况败露之后,便带着钱财要逃跑。曹清鸣见状,自要跟着石氏。二人带着贴身嬷嬷,驾着马车就要从后门逃走,不想这后门一开,马车就被拦住了,有人叫嚣着骂石氏。
这时候京畿府的衙差们又出现了,适时地‘保护’了石氏,请石氏到京畿府走一趟,把事qíngjiāo代清楚。其实抓石氏不是目的,目的是她身边的那个全都知qíng的贴身嬷嬷,只要她把qíng况坦白了,签字画押,那石氏和缮国公之间的丑事便就是证据确凿,谁也兜不住了。
曹半随即也在准备逃跑之时被抓。涉事者之中,唯有缮国公没有被动,但此时的他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乱转,不知该如何自救。
缮国公命人去求东平郡王,却被冷言打发回来。
“我们王爷说他而今都难以自保了,恐怕帮不了的大人什么忙。再者,王爷说若只是养鸟儿的事儿,他不认,国公爷不认,也没什么。但如果《邻家秘闻》上所写您和石氏的事qíng为真,这件事只要被官府抓到证据,只怕天王老子都救不了您!”小厮传完话,便行礼利落地告退了。
缮国公忽然如失了魂儿一般,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目光呆滞。他当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窍,会让石氏替代他的女儿……
缮国公的儿子们也有看《邻家秘闻》的,都没想到这次的事儿竟然和他们大姐、父亲有关。因缮国公府一直都是男女孩子分开养,兄弟们和姊妹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淡薄,当初缮国公女儿死的事,只有当时的两仆人和缮国公以及缮国公夫人知qíng,他们这些小一辈的都被蒙在鼓里。
这么大的惊天事儿,缮国公府的其他人都是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震惊,才算缓过神儿来。儿子们自要来找父亲讨个说法,缮国公却一律不见。大家都知道这件事qíng的严重xing,缮国公的大儿子因为担心这件事,趴自己继承爵位的事儿有变数,忍不住骂了两句,怨他父亲起来,也更恨那个石氏。
“父亲是糊涂,搞出这种事qíng来,真叫我们替他丢脸。”
“石氏那个贱蹄子更恶心,白白做了金枝玉叶还不知足,竟搞出和曹兰兄弟和侄子私通的事儿来,要不是她闹出这么多猖狂的事,惹得外人注意,我们缮国公府也不会受连累。”
缮国公听说自己的儿子们都开始瞧不起自己,也更加懊恼不已,奈何万般悔不当初,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