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121)

2017-05-09 南方赤火

  武松站起身来,朝潘小园扔过去一顶檐帽:“动身。”

  潘小园不屑于缠着他解释,檐帽戴好,整整衣服,跟武大默默说了声再见,跟了出去。

  逃出了那个几乎必然的宿命,忽然觉得武松也并没有她印象里那么狠辣变态了。毕竟,他手中的刀,拔得出来,也收得回去,不是吗?

  况且,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破庙外面是一条荒得几乎看不出的小路。走上半里,便拐进一条几尺宽的土路。土路拐弯的地方,几颗槐树蔫头耷脑的相依为命。槐树后面辘辘声响,一辆牛车由远驶近。一个小胡子车夫优哉游哉地chuī着口哨,不时象征xing地挥几鞭。

  武松直接走到路当中,稳稳的立着不动。那小胡子车夫连忙叫停,见武松器宇不凡,忙微微起身,拱手问:“敢问这位官人,有什么事吗?”

  武松道:“你这车,是阳谷县官库派出来,去马陵道口收农产的?”

  那小胡子忙道:“正是,正是!小人每日都来走这么一趟。不知官人……”

  武松走近几步,“认得我吗?”

  小胡子大着胆子将武松看了看,觉得眼熟,“官人,这……”

  武松从腰间掏出个铁牌,给他看了,一边道:“我是阳谷县步兵都头武松。”

  那小胡子啊呀一声,滚下车就拜:“莫不是景阳冈的打虎英雄武都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都头千万恕罪……”

  武松顺手将他拉起来,用上级的口吻说:“今日我要有紧急公务在身,需要……拘捕逃犯,将你这车征用三个时辰,往清河县一个来回。耽下的公事不必担心,你回去之后说明qíng况,不会有人罚你。”

  阳谷县武都头公然违法乱纪、劫持人犯的消息还没传开。那小胡子一听,信以为真,两眼直发光。

  “都头放心,小的一定不会误你的事!”

  一面说,一面点头哈腰的请武松上车,又极其利索地帮他把行李搬上去。最后又看到旁边傻站着的一个女眷,“这、这位娘子是……”

  “我手下的女捕头。拉她上车。”

  小胡子肃然起敬,躬身献出胳膊,把一脸懵圈的潘小园也请了上去。

  牛车重新辘辘开动,在岔路口拐向左,直奔清河县。微风拂面,旁边的糙地和泥土开始加速倒退。

  武松也没料到这人如此配合,顺口说:“不用这么着急……”

  那小胡子在前面笑道:“都头说哪里话!小人从小的梦想就是做捕快,拘捕江洋大盗为民除害,可惜没有学武的天分,现如今只能是个赶车的。小人赶车赶了十年,就是为了等这一天!你们坐稳了!”说完,口里一唿哨,鞭子狠命一抽,车子猛地一颠,飞驰起来。

  武松笑道:“难得你一片忠义之心。”

  潘小园看着眼前的一派田园风光,再看看旁边满脸和煦的武松,再看看前面那个殷勤赶车的小胡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么臭不要脸的做法,完全不符合武松的人设啊!

  肯定是宋江教的。

  只是坑了人家车夫了。不过转而一想,不知者无罪,那车夫圆了一个大侠梦,回去就算被告知了真相,也只能算个无知受害者,算不上从犯。怪就怪阳谷县刑警大队效率太慢,没有把通缉令及时发到乡下。

  况且,武松这么做,也多半是因为带着个累赘。要是他孤身一人,要去几十里外的清河县遛个弯,是不是轻功一使,嗖嗖的就能飞过去?

  武松心里显然也有同感。半闭着眼假寐,一只耳朵听着外面动静,心里头飞快地思考所有可能的出路。

  兄长逝世给他带来的打击,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掉,回忆埋在心里,悲伤留在夜里。而现在,他要报仇,要跑路,还要应付另外的一些人……

  跟嫂嫂——即使是前嫂嫂——朝夕相处未免尴尬,可哥哥的嘱托不能当儿戏——当然只算那前半部分,他要是事事都听哥哥的,那他也不是现在的武二了。

  但就算他给自己减了个负,这份担子也远比武大想象中的要重。那部分这年头世道不太平,小老百姓命如糙芥,年轻的女人孤身在外,更是危险环伺。要是武大在huáng泉路上,突然发现娘子追过来做了伴,还是副横死鬼的可怕面相,武大在地下也要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