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244)

2017-05-09 南方赤火

  原理不过是九的二到八次方,但算起来何其麻烦。潘小园没有蒋敬那样的最qiáng大脑,只能规规矩矩立竖式,徒手算了几遍,确认无误,也用了一盏茶工夫。

  沙漏复位,她这边的沙子又堆得高了起来。这局便算是各有千秋。

  但她觉得已经渐渐悟出讨巧的方法了。从她口中出的题目越来越刁钻,底下的看客,嘴巴也越张越大,已经完全没心思起哄叫好了。

  譬如:

  “我梁山眼下人员bào增,急需取木建房。今木料堆积,下广一面三十二根,上平,高十二层,共计几何?——请蒋大哥给出一个普适算法,可不要一个个数哦。”

  ——一层层的堆木材。这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此时属于前沿科技。

  譬如:

  “今梁山为积粮糙,于后山开垦置地,得沙田一段,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问为田几何?”

  ——这是给出三边长度,求任意三角形面积,蒋敬的笔记里从来是跳过这类题的。

  譬如:

  “倘若官兵来攻梁山,有甲乙两路纵队。甲队有七成马兵,三成步兵;乙队有一成马兵,九成步兵;甲队人数为乙队三倍。今擒得一步兵,问其归属甲队,机会几何?”

  ——这是概率论中的贝叶斯定理。潘小园不认为眼下这世界上,有谁研究过同类问题。就算是她自己,这题目的解法也是死记硬背,回忆了好久,今天才能够做到有备而来。

  她有意将所有问题的qíng境都设置成梁山。台上的众裁判,台下的众看客,连同来瞧热闹的晁盖宋江,慢慢的都严肃起来,互相看看,有的已经在埋头沉思了。

  这些qíng境,有些是关于梁山的钱财福祉,有些是关于梁山的生死存亡。蒋敬答不出来,台下的军官们一头雾水,而台上的这位潘小娘子,却能解得头头是道!

  再回忆起她此前说的什么改革,说蒋敬他们是拾人牙慧,把她的点子改头换面,未必有效。——这些事qíng,就在半个时辰前,还被人当笑话说。

  柴进的那句无心之言,此时已经在诸看客间悄然流传开来:“……学识有限,但是颇有数字方面的天分……”

  还有她潘六娘此前的所有八卦轶事,原本是雾里看花,这时候突然变得尽人皆知:“听孙二娘说,是个轻功卓绝的,还曾经路见不平,救过武松武二郎……阳谷县生意场上的老大……功夫不晓得,但你们看,她都不怕蒋大哥的铁算盘哩……”

  最庆幸的是李应。庆幸他武功高了那么一点儿,还好没被潘氏当成软柿子开刀。

  蒋敬已经心力耗竭,拨算盘的手指越来越僵。终于,计时的沙漏走到底,朱武轻轻拿起来,翻了个面,嗒的一声轻响。

  蒋敬突然拿不住那算盘,任由它掉在地上,当的一声巨响。

  然后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言不发,朝潘小园深深一揖,转身拂袖而去。身后的小弟连忙追上:“蒋大哥……”

  围观诸人轰的一声响。两人比试的算学内容,大伙十有八九听不懂,但蒋敬这一拂袖而去,所有人都看懂了他的意思。

  “蒋大哥……认输了?”

  潘小园不敢相信这就结束了,忍不住浑身发抖,手上发抖,几乎站不住。茫然看看四周,远处大杨树下,武松突然睁眼看她,双手作势微微一拱。

  她马上开窍,扶住旁边一个小弟,站稳,用力朝蒋敬的背影一个万福,颤声叫道:“蒋大哥承让,奴家今日多有冒犯,不过是记得些奇技yín巧,争qiáng好胜,不知天高地厚,论武功韬略真本事,万万比不上蒋大哥的万一,还请恕奴今日无礼!”

  身子躬着,直到蒋敬的背影消失在视野当中,这才被几个人同时扶起来。

  自己准备充足,站在多少巨人的肩膀上,又是心理战,又是请盗门,还劳动了武松帮忙,挑战一个毫无准备的luǒ考学霸,这一次多少有点胜之不武,谦虚点是绝对必须的。反正她今日的表现,这毕生难忘的半个时辰,已经被成百上千人目睹,约莫要写进梁山的史册了。

  她记不太清自己是怎么下的台。身前身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高矮胖瘦,认识的不认识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有的还叫她的名字。周围的起哄口哨声如山响,一波波震她的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