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323)

2017-05-09 南方赤火

  小七说:“带你去看看。”

  也不知他是怎么cao纵的小船,手里竿子一撑一点,小船优雅转向,几个弯曲,飞快地沿着芦苇丛生的水路蜿蜒而去,呼呼带风。好像他驾驭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条驯服的大泥鳅。

  一面摇船,一面笑着介绍:“喏,就是在这儿,我们把何涛那狗官打了个落花流水,船凿得漏了,下一刻就把人从水里揪出来,那头发才湿一半!”

  等水面重新宽阔起来,贞姐“哇”的一声,吓了第四跳。阮小七十分得意,指着道:“你看!”

  只见水面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五颜六色的浮漂网罟,稍浅的地方是大大小小的竹筒漏斗,有的里面已经诱了鱼进去,翻滚挣扎,白白的鱼肚皮亮着。放眼望去,就是一片鱼类的修罗场。

  小七已经满口生津,笑嘻嘻地道:“便是这些了,不过里面大鱼不太多,若是宴席要用,还得花时间挑一挑。”

  潘小园觉得有点明白了,问:“水寨四面,日日都是这样?”

  小七得意:“那当然!当然,官兵来的时候,还是要把网都收走,但眼下谁他娘的敢随便闯咱们水泊,这会子一片太平,才……”

  潘小园忙道:“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七哥你不觉得……这捕鱼的家伙什儿,有点……太多了吗?”

  阮小七大惊小怪:“多什么多!就这些,还不够呢!寨子里三天两头的来催!现在连鱼都学乖了,碰上咱们的竹筒,知道绕着游!”

  潘小园对吃鱼没太大执着,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这叫竭泽而渔,不行的,过两年,鱼就没啦。”

  小七:“……竭什么鱼?”

  潘小园有点为难。人家是老牌渔民,捕过的鱼比她踩过的蚂蚁多,按理说轮不到她来指手画脚。但正因为他太习惯做渔民时的小农经济模式,也就没看出来,成规模的捕捞业所带来的生态隐患。

  无怪乎那日那位钓鱼的大哥,半天一无所获。

  在船头坐下,掰着手指头跟他算:“七哥你看,这方圆一里之内的水域,每年大约能产多少斤鱼苗?养一年,是多少斤?”

  阮小七不假思索地说了几个数。

  “你们每日在里面捕多少斤?”

  “……三五十?”

  “那每年呢?”

  阮小七也开始掰手指头,那边贞姐已经给心算出来了,抢着说:“每日平均四十斤的话,一年就是一万四千余斤。”

  小五有点不满:“小孩子别cha嘴。”

  潘小园笑道:“她算得没错。”

  几个姓阮的没话了,有点不服气地看着她。

  潘小园乐了:“大哥们别介意,你们瞧,山上这么多张嘴,捕鱼也不能尽着兴来,要保证水泊里的生态……”

  小七不服:“我们捕到小鱼苗,也是放了的,没斩尽杀绝啊。”

  “是是,那当然,不过……一年到头不停歇的捕,小鱼苗也得给折腾死。”

  小七还不服:“我手上很轻的。”

  背后忽然一声嘲笑:“就他?下手没轻没重的,那天捞到个乌guī都给他捏死了!”

  声音正在贞姐身后,小姑娘“嗷”了一声,吓了第五跳,噌的晃两晃,眼看就要掉水里,让人给扶船上了。

  潘小园也是目瞪口呆。船尾的浑水里,不知何时冒出个浑身白净的帅哥,一头长发水淋淋扎在脑后,跟潘小园潇洒一拱手,半截身子在水里,稳稳当当不带动的。

  他倒不像阮家兄弟那样满身肌ròu,全身是个漂亮的流线倒三角,标准的游泳运动员体型。皮肤白得亮眼,胳膊上纹着几条小梭子鱼,在水波上一跳一跳,跟活得似的。

  阮小七朝潘小园做个手势,示意她把嘴闭上,介绍一句:“张顺兄弟,十天里有八天半在水底下,妹子估计没见过。”

  张顺知道,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就是当初在江州把李逵拖水里狠狠教训了一通的那位。此时一见,胜似闻名。

  可潘小园惊的不是这点,依旧目瞪口呆摇摇头:“不是,他、他方才……”

  “在水里啊,谁知道在gān嘛。”

  自从阮小七摇船dàng来这片水域,带她看渔网,看竹篓,纠结什么竭泽而渔,又算了半天捕捞产量,水面上风平làng静,可没见到半个人影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