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562)

2017-05-09 南方赤火

  潘小园一针见血地指出:“老人家,不说别的,要是那大酒店买断了你的配方,又不许你再卖茶汤,你儿子以后做生意,除了茶汤,还有什么拿得出手?总不至于跟着媳妇卖豆腐吧?豆腐谁家都能做,也谈不上什么祖传配方,哪有你的茶汤有竞争力!这配方不能卖。”

  王老汉呆呆看地,半天,点点头。忽然老眼放光,觉得理解她的意思了。

  “娘子若有余钱,小人……小人这个……厚着脸皮借一点……定然还利息,定然还利息!”

  民间高利贷太坑人,政府贷款不好申,王老汉猛然想着,身边不就有个小小的女财主么!关系还是跟自己不错的。

  潘小园心思一转,飞快地做了几笔计算。

  “这么着,奴家这里恰好有些私人积蓄,也许能帮上你这个忙,但不是借你钱……”不等他多心,赶紧补充,“当然奴家是生意人,只谈合作,不谈什么知恩图报。最好是咱两边一起挣钱,也保证你亲家满意。老人家,你意下如何?——当然,绝对不要你的秘方。”

  王老汉茫然点点头,没有完全理解。他对这位掌柜娘子的人品是不怀疑的,但他的思维毕竟差着那么点儿变通。说什么“咱两边一起挣钱”,总不至于是把他儿子也拉来卖饮料吧?

  潘小园笑了:“这么着,哪天老人家方便,把你家王大哥带来,我亲自跟他谈。”

  也要确定“合作对象”足够靠谱。

  王老汉赶紧答应了,心里的yīn霾散开一点,隐约看到新媳妇轿子上的红花儿来。

  王老汉的儿子——同样是没名字,潘小园暂时管他叫小王茶汤——第二天就扭扭捏捏的来了。其人确如王老汉所描述,矮矮笃笃的,一身的筋ròu似乎都散发出“勤劳”二字。一张朴实圆圆脸,脸上又写满了“老实”两个字。

  见面的地点倒没约在点心铺,而是附近的一个小茶馆。潘小园只带了一个心腹董蜈蚣。两人一起“面试”一番,得出结论:此人智慧一般,人品可靠。

  小王茶汤紧张得双手乱捏,脚也不知道放哪儿,偶尔抬眼看看潘小园,目光只扫过她的下巴尖儿,脸立刻红得猴屁股似的,低头看自己的脚。

  潘小园心里知道自己有点欺负人。这位王大哥,大约除了自己的老娘妹子准媳妇,还没怎么近距离见过其他女人呢。

  授意让董蜈蚣主要负责jiāo流,自己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听

  马屁jīng董蜈蚣上来一顿迷汤,王大哥如何勤劳老实,手艺高超,将来必发大财云云,小王茶汤这才放开了些,难为qíng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意计划。

  “州桥夜市那边……想租个铺子……不不,买不起,就是租……有一家卖鱼羹的,是岳家的远房亲戚,在那里做了好久,摊主邻家都是很熟的,最近要收摊走人……然后卖茶汤豆腐花……茶汤一碗八文,豆腐花一碗十文,我去看过几回,都是这个价儿……其实、其实马行街铺席那边的夜市,摊位价格低,但是我岳家觉得那儿太远,冷清……还是州桥夜市热闹,但是租金太高……”

  看得出,小王茶汤胸中有些规划,就是表达得七零八落,这要是做起生意来,他在后厨呆着就得了,非得是媳妇出面不可。

  董蜈蚣打断:“租金多少钱一个月?”

  小王茶汤马上说:“六贯……这是临街的热闹地段。若是穿进巷子里的,四五贯就够了……”

  潘小园和董蜈蚣相顾咋舌。都是去过州桥夜市赶热闹的,那里的一个“摊位”,说不好听了,其实就是给支个棚子的空地儿,摆上几副桌椅,就连转身都难,要是再放开手脚煎个菜、炖个羹,多半就会碰到邻居大厨的胳膊肘子了。

  阳谷县武大的二层小楼,也不过是每月两贯租金。而在东京城,就这么方圆一两丈的一块小空地,租金还要每月六贯,可以看出州桥附近的繁华富庶来。成语里说“画地为牢”,这里是“画地为金”。

  如果小王茶汤想在州桥夜市开张,按规矩预付个一年的“地租”,那就是堪堪七十余贯,就算是厚着脸皮把媳妇的嫁妆都用掉,也是不够。所以亲家提出,男方至少再出四十贯,把“启动资金”添成八十贯,一点也不嫌多。付了租金,就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