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744)

2017-05-09 南方赤火

  李师师微微脸红,解释道:“大师父曾经随口问过我,过去是不是被人欺负过,门都不让出。我……不好跟他说实话,就说是京师赵员外养的外宅,因为看得紧,不得自由。没想到大师父还没听完,就气得哇哇大叫,说什么……说员外有什么了不起,看洒家三拳打死这……这……撮……”

  粗口死活学不出来了,只好掩口微笑。

  潘小园心领神会,哭笑不得,赵员外岂是镇关西能比的!

  赶紧说:“那是那是,赵员外是揍不得的。不过他要真揍,估计一拳就够啦。”

  李师师语笑嫣然,另外几位小娘子乐得花枝乱颤,燕青在一旁无言恭听。鲁和尚都比他受欢迎。

  潘小园跟方金芝互相看看,两人眼神里都是一个意思:眼看着昔日风流倜傥的燕小乙,此时被折磨得一忽儿喜,一忽儿愁,神魂颠倒七上八下,简直无比的解气。

  最后,李师师总算是大慈大悲放过了燕青,一个深深的万福道别,谢他一路看顾。朱唇轻启,真心实意地最后嘱咐他:

  “师师妄言,此次若有建功,用它换来朝廷的一纸赦书便可,千万别在乎什么封赏。师师也颇认得些朝廷官员,其中少有正直之辈。你们江湖豪杰,还是少和他们打jiāo道的好。”

  几人齐声答应。终于和李师师依依惜别。燕青犹自不舍,在李师师门口伫立良久才去。

  潘小园心中感叹。自从那日白矾楼惊魂,收留一群“劫狱犯”之后,

  李师师大约就被彻底带上了贼船。眼下她隐居避世,不习武,不打架,不理会江湖恩怨,可却切切实实算是“身在江湖”。

  忆及当日的白矾楼避难,简直宛若隔世。又忽然心中一动,蓦地想起来另一件事。

  赶紧问旁边方金芝:“那个,出发北上之前,能不能让我……给留守江南的朋友们留个信?”

  方金芝诧异:“留信?留给谁?”

  圣女不愧是圣女,一个寻思,自己已明白了。看看不远处的燕青,微微一笑:“好,好,我不说。”

  第237章 燕云

  huáng沙漫天, 北风卷地,鸟静山寂,夜长风淅。

  在大宋新置的燕山府辖区,幽州城脚下, 天气正值yīn云惨淡。

  残垣断壁的城门两侧,蓬糙在风中毫无秩序地飘扬。其中闷生着几簇篝火,给灰蒙蒙的天地增加了些微的亮光。

  南面是河水萦带, 北方是群山纠纷。影影绰绰的北方长城,如同巨龙盘踞沿着山脊。

  沿着长城极目远望, 那连绵的枯山背后,是曾经分割胡汉的居庸关。那关上曾经雄兵百列, 金甲耀日, 兵戈如云;然而此刻,也不过是横七竖八的一地尸首láng藉。怒喝震天的战士们, 最后的尊严, 被野狗蝼蚁慢慢的啃噬殆尽。

  岳飞登上糙垛瞭望。一张温润亲和的少年人脸庞上, 已被风沙和huáng土打磨出皴理。双手也冻得发红。他从京畿路开拔之前,本来用零花钱买了小小暖手炉的,几天前被那个郭长官要走了。好在眼下已经入chūn, 不似严冬那般难熬。

  再看一眼地平线上的长城, 眼中凝着忧思。

  以他那为数不多的军事实战经验也能看出来, 幽州虽然归了大宋,但临近的营州、平州等重要军镇,以及长城上的居庸、松亭、榆关等要塞, 却还在金国女真人的控制之下,那幽州根本就等于毫无屏障,四面临敌,随时都可能被人收割。

  “联金灭辽”的战略,眼下似乎圆满完成了——虽然宋军根本没打过几场像样的仗。童贯盼着辽国内忧外患之下,“王师”一到,辽人望风而降。只可惜契丹人也不是伸脖子等死的孬种。奄奄一息的哀兵阵里,陡然杀出一个能征善战的耶律大石,站出一个主军国事的萧太后,宋军立刻就抵挡不住,只得罢兵谈判。

  辽朝使臣一改此前高高在上的架势,奉上泣血国书,苦苦相告:“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你能欺国,不能欺天!”

  尽管大宋年年岁币,仰人鼻息,已逾百年,但毕竟背叛澶渊之盟在先,道德上说不太过去。

  随着与金国接触增多,宋人之中的不满也随之增长。女真人盛行奴隶制,俘虏的人口剃头刺字,十个人换一匹马。听闻辽国被掠之处,更是“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井里萧然,无复烟爨”——跟他们做睦邻,做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