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773)

2017-05-09 南方赤火

  正当她纠结要不要再加一句解释,听他语气一本正经来一句:“穿那件红的。”

  她耳朵根子一热,轻轻白他一眼,把他的手丢回去。看在他大方答应帮忙的份上,羞涩应允。

  “我有三件红的。你说哪件?”

  武松一愣,“……不就一件吗?”

  “三件。不会瞧不出区别吧?到底要哪个?”

  比力气她不是对手,比脸皮,她什么时候输过?

  看他被说中弱点,脸上红云飘起,为难之极。方才还是雄姿英发的带头大哥,这时候成了答不出题的小学生。

  谁知他也狡猾,眼珠子一转,认真答道:“就你最早置办的那件。”

  她无言以对,忍笑笑不出,高抬贵手饶他了:“好好,听你的。”

  但还是要澄清一句:“不过……今儿不能陪你gān别的,只能聊天。”

  嘻嘻一笑,转身跑走。

  一出巷子口儿,见到自己手下那些火头军,赶紧换成一副严肃的神色,吩咐:“这个……嗯,今晚上梁山的大哥们不吃别的,都吃这杂粮瘦ròu羹。”

  有武松帮忙qiáng行推广,上行下效,底下小兵不敢不遵。况且见各位大哥们都自觉自愿的过苦日子了,大家心中感动,纷纷稀里呼噜吃了起来。

  况且潘小园特意吩咐过,粥要煮得烂些,难熟的豆类杂粮都要用清水泡过才能下锅。再掺些原本就有的炒米细米;那腌ròu也要反复冲洗过,去掉油腻腥膻。

  女人家的细腻心思发挥了极大的效用:一锅锅煮出来,味道居然还不错。再配上咸菜丝儿,酱菜片儿,像模像样一顿饭。

  又过两顿,明教军兵见梁山这边“吃糠咽菜”,把粮食留给自己,十分过意不去,主动过来请求分担。

  可有些梁山兵倒不gān了:“不给不给!潘嫂子这腊八粥不比别个,吃了不饿!”

  满满的纤维素和蛋白质,还有ròu味儿。糙汉们立刻吃出甜头来了。这东西比米粥面饼管饱!

  都是生龙活虎大小伙子,一顿一斤饼,不出两个时辰也会落得肚子叫,只能熬到下一顿开饭。可“杂粮瘦ròu羹”吃下去,肚子里胀胀的,到点儿没饿!

  虽说“胀气”在中医里像是个不太妙的症状,放在饥荒年间那就是死亡的预兆,但眼见带头的那些大哥们都还生龙活虎的,也就没有杞人忧天的了。

  当然,“胀气”带来的另外一个小小副作用,就是营帐里不时响起的排气声,听起来颇为不雅。但大伙糙惯了,对此也不以为意。

  只有吴用、柴进、朱武这些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吞吞吐吐来找潘六娘,问:“娘子,这个……你手里的食谱还有多少,能换着吃吗?”

  潘小园信心大增,连说可以——她还有更多压箱底的没试过呢!

  第三件ròu类替代食品,她心里只有三四分底,小心翼翼地先做了一圈调查:“喝过牛羊rǔ吗?”

  北方天气寒冷gān燥,种庄稼比较艰难,但是畜牧业发达。过去契丹辽国主政,燕山府北方糙原上牛羊成群。金兵打来之后,城市居民和农户们避难不迭,牧民却要从容得多。骑匹马,赶着畜群消失不见,自己寻个水糙丰美的角落,便能继续过几天太平日子。

  因此rǔ品业也相当普遍。这里不同于东京城,在和平时期,一斤奶卖得比一斤酒便宜。眼下战乱频出,物价飞涨——一斤奶还是比一斤酒便宜。

  幽州城里这些血xing男儿本就是英武健壮的。潘小园毫不怀疑,倘若再给他们提供一天一斤奶,不出多时,就足以和jīng钢重甲的女真铁骑正面刚一刚了。

  最起码,作为ròu类替代,免得明教一群朋友衣带渐宽,丧失战斗力。

  rǔ制品确是一个十分理想的蛋白质和热量的来源。只可惜并非汉人惯吃的常食。大城市里的确有不少rǔ酪、rǔ饼之类售卖,本从北方契丹人那里传来的,但也都已做成了适合汉人口味的改良版,是中产小资才能享受的小吃。

  而梁山兵马大多出自贫苦农村,果不其然,问了一圈,惯吃rǔ制品的十中无一。

  明教那边更不用说。有人至今不知道牛rǔ是香是臭,是黑是白。

  上次缴获来的大批金军粮糙,大伙满心期待地打开布袋,当即就被里面散出的味道熏得吐成一片:那些辫子兵平日里吃的,居然是发馊的奶块块,和根本嚼不动、可以当砖头使的牛ròug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