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775)

2017-05-09 南方赤火

  凑上去仔细闻闻,笑道:“这东西确实是能吃的。前几个月攻辽的时候,我们队伍里缺粮食,就曾向老乡讨苏油gān来着。吃不死人!”

  一面说,一面抓起最大的一块奶疙瘩,熟练地捏起鼻子,皱着眉头,啊呜一口下去,脸皱成一团。

  周围人敬畏看着,一时间鸦雀无声。那表qíng就好像看他吞了一只活蜘蛛。

  等了好一阵,见他并未“毒发身亡”,也没浑身长出毛来,这才暗暗松口气。

  潘小园感激涕零,就差抱抱他了。

  “岳兄弟,你……其实不用这么折磨自己……大伙不吃就不吃,我以后不做了……”

  岳飞温温和和的笑道:“如果是拿来充军粮,可以送到我手下那几个小队去。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跟着我吃过奶疙瘩。虽然不太好吃,充饥是足够的。”

  潘小园又惊又喜,又有些愧疚,问:“你……你当真吃过这个……”

  岳飞笑道:“师姐自己倒忘了,以前每次给我寄信寄钱,都催我吃ròu喝奶,那钱小弟可不敢拿来gān别的。”

  要么说是大宋中兴的希望呢。潘小园心中开出一座小花园,连忙一连串的谢了他。

  当然知道奶疙瘩的口味不佳,于是并没有一股脑丢给岳飞的队伍,而是按比例替换了他们口粮定额中的一部分ròu,并且还多分了两成。

  但岳飞所能消耗的rǔ品毕竟有限。大部分的奶疙瘩仍然处于积压之中,有些已经开始发霉了。

  潘小园实在舍不得扔掉这么多宝贵的rǔ糖和蛋白质。不愿气馁,想出了另外的法子。

  第246章 切糕

  发动手下的火头军, 将不好吃的各种杂粮磨成面,再把gān硬酸咸的奶疙瘩舂成渣,混合在一起,再加少许糯米粉和糖浆, 上灶蒸熟,然后压上木板,晾gān水分, 就成了棕不溜秋的一大块,远远望去, 就是一块块以假乱真的板砖。

  用力一掰,居然掰不断。潘小园让人取来铡刀, 将这厚实的杂粮rǔ砖切下一片来, 闻一闻,奶香味儿, 不酸了。

  心中暗喜, 再小心尝尝, 味道依稀和东京城里卖的小吃rǔ饼有些相似,就是不够甜。口感则有些类似压缩饼gān,算不上顺滑慡口, 但也不至于味同嚼蜡。

  “就它了!” 试验几次, 找到了最佳配比, 吩咐几个伙夫:“切几块给武二哥送过去。金芝公主那边也送去尝尝。传达我的意思,要是肯用它做口粮的,一斤换两斤。吃的时候小心牙口, 别硬啃。”

  惴惴不安地等了半个时辰,大家伙的反馈纷纷送过来了。

  “嫂子,武松大哥说,再切二十斤送来!”

  “嫂子,那个道士说,没吃死,可以再来点儿。”

  “嫂子,小岳将军的部下集体要求,把他们的奶疙瘩换成这个。”

  “那个……嫂子,刚做得的十斤丢了……时迁大哥说,拿去尝尝鲜--咱不要他付钱吧?”

  潘小园喜出望外,扎起袖口,指挥手下人热火朝天地gān了起来--杂粮粉、奶酪渣,本来都是入不得口的东西,改头换面,居然还有人喜欢!

  最后,终于有人想起来:“嫂子,大伙问你,这个……嗯、饼……叫什么名儿?”

  潘小园被问住了。叫杂粮饼吧,名不副实;叫rǔ酪饼,没的让大伙产生心理yīn影。况且这砖头似的玩意儿,模样也跟寻常的面饼差了老远,但看形状,倒像是以前孙巧手店铺里卖的点茶翡翠糕了。

  她轻轻咬着嘴唇,眼看着两个伙夫将那“杂粮rǔ酪混合物”一片片切下来,突然福至心灵,给自己这个新产品起了个无比贴切的名字。

  “切糕。”

  “……什么?”

  “去跟他们说,这玩意儿就叫切糕。”

  “是!”

  “切糕”在军中慢慢普及。当然还有不少人墨守成规,宁肯饿肚子,也坚决不肯尝试。后来乍暖还寒,气温骤降,军士们白天cao练劳作,偶尔还要应付小股的进犯金兵,疲劳之下,多有夜晚睡觉时腿脚抽筋的,苦不堪言。

  只有岳飞手下那一千来人夜夜睡得安稳,呼噜声羡煞一群旁人。

  请神医安道全来看,老头儿进了岳飞军营,鼻子嗅嗅,一眼就瞧见了篮子里盛的各色奶酪。拿起来看看,说这东西“补气益血,舒筋和络,散寒祛湿,温通经脉”,却是缓解抽筋的偏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