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听了,少不得替黛玉将大氅围好,又笑道:“老爷总这么顺着她,也不怕自家女儿娇惯坏了,只许骑一刻钟就回来,我真真怕她再冻着了。大冷天的,老爷也别总是骑马,倒是车子上坐坐,也捧个手炉祛祛寒气。”
林如海一边笑着应了,一边已经接过黛玉,放在胸前马鞍之上,将黛玉风帽戴好,风领检查一遍,只留一张小脸在外头,想来也无碍了,便轻轻一踢马腹,那马小跑起来,速度倒是不甚快,但对黛玉而言,已觉足够了。礞哥儿也说要骑马的,他病得比黛玉重,年纪又小,贾敏哪里许,只拘在车子里头和自己一处。
黛玉幼时虽然长在江南,但是自己前世三岁前不记事,三岁时重病一场,四岁弟弟离世,五岁多母亲离世,六岁北上之时,心中悲苦,哪里还有心qíng看风景。十岁回乡送殡,已经体会过荣国府风霜刀剑严相bī的日子,心中越发难受,更加没有心qíng往窗外多看一眼。因而黛玉历经二世,竟没真正好生欣赏一回家乡景致。
如今抬眼望去,见缕缕炊烟,畦畦良田,柳枝桑冠上积三两点未融的白雪,偶过一座拱桥,桥下河水清澈,远处田庄上白墙青瓦几所房舍,真真景致如画,不负水乡盛名。
黛玉正看得兴致勃勃,猛的往前一栽,若不是林如海将她抱住,只怕会摔下马来。原来马突然停了,黛玉往地上看去时,只见地上躺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半脸是血。若黛玉真是四岁多的千金小姐,只怕会吓好大一跳,幸而她却不是。虽然一个大半张脸鲜血淋漓的孩子也够触目惊心了,倒不至于怕得不敢看。
林如海的马通体火红,是一匹汗血宝马,极具灵xing,见着地上有人,旋即稳稳停住。若非如此,只怕那个孩子已经死在马蹄之下了。林如海见大冷天的,一个孩子满头鲜血的躺在路边,也不知是死是活,想下马查看,又不知如何安顿黛玉。低头对黛玉道:“玉儿别怕,我先将你送回你母亲车上。”
黛玉忙道:“父亲要不先看看他是否活着,玉儿不怕的。”
林如海见黛玉如此镇定,些微感到意外,但是黛玉自这次病愈之后,聪慧处又有所不同,林如海也懒得深究,果然跳下马来,伸手一探,那孩子尚有鼻息。此刻,林大也赶上来了,见地上躺着一个满头是血的孩子,倒吓了一跳。
林如海忙命林大将那孩子抱上车去,细细清理了伤口,搽了药,再用棉衣将孩子湿衣服换下,又灌了孩子一碗热汤,那孩子才悠悠醒转了。那孩子醒后,口中胡言乱语,一会儿对着林大、林二说些谢谢老爷的话,一会儿又说些山神庙中有拐子,夹杂不清,看样子并未十分清醒。
到了宿头,林大带着孩子去看了大夫,又买了合身的衣裳,回到客栈洗了澡才与他还上,拾到gān净了,倒是一个浓眉大眼,长得不错的孩子,只此刻太阳xué旁包着膏药,半张左脸都还有些肿。
林大细问那孩子,那孩子说自己姓李,李爷爷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李罕。家里父亲死了,又没有吃的,自己和母亲随着好些乡里人出来逃荒,走了好久到了这里,又和母亲及乡亲都失散了。
他一个人到了金陵城,被一伙乞丐收留,这伙乞丐的头头姓李,就是李罕口中的李爷爷。这日李罕到金陵城外的山神庙准备寻些贡品吃,却听见地下有小孩子哭,他寻了些时候才发现那山神像后头有个门dòng,向下走得几步后,有一个地下室。地下室用铁栅栏关着,他进不去。但是透过栅栏,看到里头好多漂亮的小姑娘。
李罕偷偷问那些小姑娘怎么被关在这里,其中一个好看的小姑娘告诉他说:这里有拐子,求他出去报官。李罕听了,吓了一跳。但他果然往金陵城里走去,结果没走出多远,就让拐子知晓了,追上来打了他一顿。他一个孩子,虽然跟李爷爷学了几手拳脚,但哪里是一伙拐子的对手。纠缠几个回合,被一个膀大腰圆的黑脸汉子提起来往地上一摔,头撞在一块石头上,他只觉头昏眼花,就昏了过去,醒来后自己爬到大路上,就遇到老爷了。
那孩子虽然只一口俗语,一听便知没读过什么书,话倒是说得明白,林如海听了之后,大抵明白了:李罕昏过去时,那拐子见伤了要害,小叫花又没了气息,以为打死了人,只怕就逃了。李罕也没别的去处,林如海见他相貌端正,又有侠义心肠,若是流落民间,早晚学坏了,便问了那孩子意愿,将其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