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不欠谁_作者:非南北(18)

2017-04-27 非南北 红楼

  黛玉本就生得粉妆玉琢,如今微微脸红,更增可爱。刘先生寻了大半生资质上佳的弟子,从没见过有一个及得上黛玉的。此刻犹如酒痴遇到美酒,心中爱得什么似的,恨不能立刻收到门中,将一腔学问尽数传她。只林如海虽然口中说着只教了三百千,但只怕人家夫妻皆有大才,亲自教养得好女儿,恐不愿意外头延请先生。

  刘先生到底舍不得就此错过如此资质的弟子,笑问:“女公子资质,只怕不让道韫易安,林探花只怕是以后要亲自教养?”

  林如海本就有请刘先生做黛玉西席的意思,此刻见刘先生问,心想:此刻不说,更待何时?于是诚恳道:“不满刘先生,愚弟正在与小女寻先生,今日巧遇刘先生,有意让小女拜在先生门下。又想先生门生,向无庸才,小女虽然有些资质,到底是女子,又怕先生不应,故而不敢提。”

  刘先生听了,抚掌笑道:“如此最妙,我那帮门下弟子,虽无愚人,到底没一个天分及得上女公子的。如今我收女公子入门下,将来好生羞她师兄们一羞。”原来这刘先生也是个妙人,世人皆轻女子,他却觉在如此苛待之中,女子中尚能出班昭、清照之辈,若是女子和男儿一般读书上进,只怕为官做宰也不让男子呢。他因觉女子中亦有才学之辈,因而并不看轻女子。

  黛玉见刘先生果然愿意收自己做弟子,忙捧了茶盈盈下拜。刘先生见之越发满意,笑言黛玉真真一颗七窍玲珑心。又说:只一杯茶可不足够,既然自己决定收黛玉做门生,也合其他弟子一样,要择了吉日,行拜师大礼。

  林如海和黛玉听了大喜,林如海自是笑称:自然自然,世上多少读书人想拜在刘先生门下,自己玉儿有此造化,简慢不得。

  果然数日之后,两淮盐运使林如海之女拜入当代大儒刘通门下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读书人中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佳话。却说固然有多少才俊学子羡慕不已,也有不少世家大儒心生好奇:这刘通刘先生为人傲气古怪,收弟子从不为钱财,但看弟子人品天分,这林家女公子是何等不凡竟得以让刘通另眼相看,收一女弟子入门下,令天下学子艳羡?

  而另一边,贾雨村从林家出去之后,潦倒数日,得了友人救济。又得知金陵望族甄应嘉也在为其次子甄宝玉寻先生,便从友人处借了盘资前往金陵一谋。甄应嘉见贾雨村是进士出身,学问高深,自是喜不自禁,当日便延请贾雨村在家中坐馆。

  贾雨村得知甄家不但是江南望族,还是甄贵妃嫡亲侄子,又和京中荣国府联络有亲,其权势隐隐在林如海之上,自己将来托甄家谋起复,只怕更qiáng过求林如海,因而心中亦是将在林家受的气尽皆出了。心道:自己才学不凡,不是久困之人,林家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心中傲气横生,也悉心教导起甄宝玉来。

  堪堪过了不到半月,刘通收林家女公子做入室弟子的消息就传到金陵,贾雨村一呆,一支笔掉到案上,污了展开的宣纸。

  第9章 同门(虫)

  黛玉拜师大礼之后,就开始跟刘先生读书。按林如海夫妻的意思,自然是再请一个伴读。但黛玉觉得刘先生是当世大儒,自己能拜到他门下已经是万幸,哪里还能太讲究排场,因而向贾敏提议说,只请英莲一个伴读,再提雪雁做书房丫鬟就够了。

  雪雁是林家家生子,去岁将将提到黛玉身边做小丫头,如今将将七岁,虽然是个伶俐的,到底一团孩气,因而贾敏觉得雪雁到底太小了些。谁知自从雪雁提上来之后,黛玉就待雪雁与其他丫鬟不同,因而贾敏也就由得黛玉了。贾敏不知前世,正是雪雁一人最后守在黛玉身旁,黛玉却无论如何不会忘记和雪雁相依为命的日子。

  单说刘先生越是多授得黛玉几门的课,越惊奇于黛玉的天分,此女竟有似有过目不忘之能兼有举一反三之慧,悟xing之高,自己生平仅见。兼之刘先生授课亦是生动有趣,不拘泥于正襟危坐、一板一眼,黛玉亦是学得不亦乐乎,因而师徒两个竟是乐在其中。

  又因黛玉是刘先生入室弟子,因而并非刘先生在林家坐馆,而是王嬷嬷并几个管事每日送黛玉去刘家学习。幸而刘家和林家只一街之隔,倒是不远。但黛玉五岁女童,日日早起,风雨无阻的上学,已是难得。

  又说刘先生考校起来,黛玉的四书已经学得极好,但他听黛玉自言:四书是自己在林如海书房看的。刘先生觉得做学问最重根基,黛玉虽然讲四书解得极好,但也不妨再教一遍。因而只识字那些三百千不用再教,倒亦是从四书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