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杯具时代_作者:天涯黑人(203)

2017-04-11 天涯黑人 清穿

  结果,第二天当安德烈来上朝的时候,朝中重臣亲王都有幸的参观到了安德烈的最新造型,青眼圈红抓痕紫嘴唇来大红包。

  嘉瑞四年就在这样美妙的气氛中渡过了,过完年,虚岁十岁的胤禛开始怂恿羽瑶开始自己的第二次江南行。

  羽瑶兴高采烈的同意了,可当胤禛看到随行人员的名单时,四爷当即身边寒风四起,乾隆也就算了,为毛胤俄安德烈也要跟着?!还有那一串包子是怎么回事儿?!爷可不是什么带孩子的保姆,没空伺候这些个连奶味都还没退的孩子!

  在胤禛雷厉风行的手段下,孩子们被摆平了,胤俄和安德烈却是死皮赖脸的跟上了,加上乾隆,五个人高高兴兴的抛弃了京城苦bī二人组,游江南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泪目,亲戚家中突发大事,老黑连夜跑去山东,没带电脑,亲戚家中也没电脑。

  今日刚返家。

  12点前还有一更。

  预计明日完结!

  兔子番外,大玉儿等五人的番外,小十和谐当晚的番外,路人甲的番外,就这些了吧。

  第九十三章

  留下顶着黑眼圈的福临和小康两人气的吐血,可面对越积越高的折子和越来越诡异的大清局面,两人不得不按下羡慕嫉妒恨的心思,全身心的投入到变革中去。

  要说大清从康熙到乾隆,这三朝皇帝都还不错,政治还算是清明,民生也是尚可。人们吃饱了,加上古代实在是没什么娱乐以及对子孙的重视,于是,人口开始激增。人多了,土地就不够了,粮食也就不够了,实在活不下去的人只有背井离乡的进入城市,再加上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土地的人,大清大大小小的城市人口激增,随即,在廉价劳动力的刺激下小型的工房开始出现。但是工房招工的人数有限且数量极少,城市的闲杂人员还是渐渐的多了起来。加上这几年来大清开了海禁,出洋一趟一夜bào富的人不在少数,于是,市井民间皆为此沸腾起来。

  富贵险中博,这是谁都知道的,可中国人自古传承的思想是中庸,是以民间和士林之间对开海禁保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而对于这些有时被bī的活不下去的闲杂人员来说,出海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了。

  于是,这四年来,大清出海的人员翻了十几番,大大小小的船队穿梭于海洋之上,带出了丝绸瓷器带回巨额的财富。利益,这自古就是人们斗争的起因,在士林酸书生们叹息着人心不古教化不在的声音中,一场由利益分配不均的战争爆发了。

  起因很简单,就是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

  这个扼守着印度洋与中国南海通行的咽喉要道的海峡如今被西班牙海军牢牢控制着,这一点显然大大的侵犯了大清在海洋上的利益,如同一双手牢牢的掐住了大清海洋的命脉,只这一点,战争顺理成章。

  而这场战争引起的不仅仅是海洋利益的变更,还巨大的冲击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于这场为钱财利益而起的战争,一场纷纷扬扬的论战就此展开了,南北士林之间的掀起了惊涛骇làng,加上小康福临等人有意引进的西方思想和科学理论,整个大清顿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文化大气象来。

  面对这如此变化迅速形势诡秘难以掌握和预计的朝局,康熙和福临两人都拿出了十二万分心思来,将王爷大臣们支使的团团转,那些御吏们更是被派到了各地,每日汇报着地方上的动向,以备各种突发qíng况。

  而马六甲海峡之战大清虽然胜了,可却是惨胜。大清海军在登上世界舞台的之初就遇上了在海上驰骋几十年的老牌西班牙海军,菜鸟对老手,若不是仗着人多与地利,大清海军估计就要全灭于南海之中了。

  但是,战争的回报是巨大的。

  看着折子中所记载的物品与巨大的财富,小康嘴都笑歪了,这些钱财,再建一个北京城都够了。

  而在江南游玩的羽瑶等人则是亲眼目睹了民间的巨大变化,不说别的,光说杭州都变得让羽瑶差点认不出来,城市急速扩大了一倍不说,一些店铺明显就是西式风格的,还有街上匆匆忙忙人来人往的盛况和无处不在的辩论会,都让羽瑶感到惊奇。

  “呃,我怎么记得衙门对舆论控制的还是很严的?”还有那什么文字狱。羽瑶一脸惊叹的指着街边站在一个石墩上挥舞着书卷大声疾呼‘海战不义有失国本’的一个书生说。

  “舆论控制……恩,很贴切。”胤禛点点头道,看了眼那书生说:“额娘可不必惊讶,此次海战引起的争议极大,士林为此争论不休,三哥却是乐见其成,之前有那不长眼的上书弹劾来着,被三哥下明旨训斥了一通,于是,其他人便做起了壁上观,无人管束,由着士林学子鸿儒们争论,因此,才发展成现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