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游红楼[红楼同人]_作者:夏夜听雨(143)

  果然,结果如她所料,之后贾母对这个话题很是淡漠,贾敏也不是不识趣的人,也就不再旧话重提了,哎,只是可惜了两对好姻缘之后贾敏也觉得意兴阑珊,就早早的带着双胞胎回了府……

  康熙对子孙的教育极为严厉苛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言传、身教,让子孙参加祭祀、打猎、巡幸、出征等,上学是康熙教育子孙的基本方式。清朝皇子的教育,《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学习的时间,“寅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准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相比之下,就能知道现代的学生们有多么的幸福了。

  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康熙高压下的教育政策取得的效果也是相当的不错。老大直郡王气势威猛,是实实在在从战场上磨练出来的,面上比别的阿哥多了刚毅、果断也多了风霜,还有掩饰不了的杀伐之气;

  而由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太子殿下,不论是学识还是气度都和康熙最为相似,至少在黛玉看来没有像史册记载的那般不堪,难不成是某个小心眼儿的污蔑之词?三贝勒书卷味很浓,有些酸味儿的翩翩贵公子,在清朝的学术方面确实做了不少贡献,据说主持纂修《律历渊源》,汇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还为《古今图书集成》的纂辑做出贡献,成为康熙朝一位杰出的学者:至于四皇子胤禛,那就不必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位声名显赫的“杯具”皇帝,虽xing格不甚讨喜,但人家做实事勤做事的态度确实赢得了后世的普遍赞赏;五贝勒看上去温文尔雅,在战场上却是勇武不凡,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儿子们个个英武不凡,作为皇孙自然也不能太过平庸。因此康熙定制,皇子皇孙6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康熙亲自为皇子皇孙们选定师傅,起初有张英、熊赐履、李光地、徐元梦、汤斌等一代名儒。汉人师傅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she技艺。

  转眼间小弘晖已经五岁,也快到了进上书房学习的时候了,每当黛玉想起上书房那严苛的规矩和惨绝人寰的作息时间,她的心啊,就拔凉拔凉的。小孩子三、四点就爬起来上学,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一日不可中断,这是多么严苛的酷刑啊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黛玉自然很想让宝贝儿子免受这样的辛苦,可规矩就是规矩,即使自家男人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甚至连康熙最疼爱的太子殿下都是风雨无阻的按章执行,她家胖儿子自然没什么拒绝的理由。可屈服归屈服,黛玉心里还是很不能理解的,总免不了抱怨一番。

  “爷,您不觉得上书房那个规定对小孩子有些残忍吗?寅时(早上四、五点钟)就要上课,小孩子睡眠不够会长不高的,咱们晖儿最爱睡懒觉了,到时候肯定很难受,哎”黛玉怀孕后变得极为敏感脆弱,不仅多愁善感,还喜怒无常,好在胤禛早一步确定了自己的心思,对她的不着调和难缠很是宽容,让提心吊胆的吴嬷嬷她们放心了不少。

  “男孩子哪能一味的娇养?就该多吃点苦头,才会知道奋进,才会早早的明事理。皇阿玛就是怕子孙后代贪图享乐,消磨意志,才会制定这样的规矩的。人家孩子能坚持的下去,咱们儿子自然也能,晖儿也就在你面前耍赖偷懒,在关键时刻,爷相信他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你现在好好养胎,切忌忧思过度,晖儿自己都没觉得有什么难以接受,你这个做额娘的就别再多想了……”胤禛想起自己那个鬼jīng鬼jīng的胖儿子,心里就一阵蕴藉,那小子外表一副憨厚良善的模样,实际上最是聪慧机灵了,还差点就忽悠住自己呢他这个样子即使到了上书房也不用太过担心,别说受欺负,他不捉弄人家就是好的了。哎,真是可惜了,那么好的一个孩子竟没有灵根,或许是天意弄人吧

  “小宝小孩子家家的,他知道什么只当是去了上书房就会有很多小孩子陪他玩耍,等到明年他就知道辛苦了,我可怜的小宝,只怕去了上书房后会瘦一圈儿……”黛玉小脾气又上来了,抓着胤禛修长白皙的大手就咬了上去,仿佛那上书房的变态规定是眼前这个人的杰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