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雁回乐呵呵地钻进马车了,到了晚上,抱着被织成网状的绳子出来了。
赵允初猛一看,还以为云雁回这是织了副渔网出来,然而比渔网要小得多了。到了夜里,看到云雁回把那网子两头分别挂在chuáng柱和衣柜上,赵允初才恍悟云雁回这是什么意思。
赵允初有点难过,本来以为雁哥儿怎么也不可能有办法了,谁知道他竟然想了这样一个法子。他都想好了晚上用什么姿势,现下要泡汤了。
打量着云雁回整理这网子,赵允初笃定道:“这是捕人的机关。”
但是没有想到,雁哥儿居然别出心裁,将其改良一番,作为睡觉的地方。
云雁回:“……这是吊chuáng,谢谢。”
赵允初从善如流:“拿来睡觉就是吊chuáng了。”
云雁回懒得解释,测试了好几遍稳定度,把双宜叫来,让她睡睡看。
双宜对这个吊chuáng十分感兴趣,当即就说;“哥,回去把这挂在院子里吧,多好玩儿啊。”
“可以啊,到时挂在葡萄架下,夏日里乘凉用,”云雁回怎会拒绝,“我编的还是有点粗糙,到时候叫人编个结实好看一些的。”
双宜轻,身手又灵巧,帮他也测试了一下,的确是没有问题的,经得住人睡。
云雁回又自己躺了上去,感受了一下,“嗯,还好。”
幸好现在不是大冬天,否则这么睡着不方便盖被子,冻都冻死了。现在这样,只是有点硌而已。
双宜伸手推了推,云雁回就随吊chuáng晃动,哈哈笑了两声,“别用力啊。”
双宜扶着吊chuáng,“我想起小时候,你给我和小宝唱的童谣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时候,双宜和小宝还问呢,为什么要叫外婆桥?他们没有外婆啊。
云雁回:“是啊,转眼你们就长大了。”
虽说云雁回比双宜还要小,但是他这般说出来,谁也没觉得不对。
两姐弟正在追忆过往的温馨时光呢,云雁回猛然发现赵允初站在旁边一声不吭,好像有点诡异,“小初,想什么呢?”
赵允初缓缓道:“我在想,你晚上若是一个翻身,真的不会掉下来吗?”
云雁回貌似镇定地说:“……应,应该不会吧,双宜刚刚在上面一个劲耍都没掉下来呢。”
……
当天夜里,云雁回就鼻青脸肿地敲开了赵允初的门。
第125章 我不胜酒力……
虽说云雁回的吊chuáng没能挽救他, 而且他也没在汴京推广,但是这个东西还是红了起来,因为他在安肃军使用时流传开来,传到了辽国,后也渐渐传入汴京。
就因为这——可能还要加上吊chuáng粗犷的风格, 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辽国的产物,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数日后, 云雁回一行人抵达了河北西路安肃军,时值秋日,便显得此处城外糙huáng,有些荒芜。可能有些难想象, 这么一个榷场能带给大宋多少收入。
大宋面向各接壤国设立的榷场,一个榷场一年的商税起码也有五万贯,安肃军更在十万贯以上,别提总收入了。毕竟作为官方贸易场所, 这里很多jiāo易都是朝廷来进行的, 那才是大头。
就是这样的bào利, 吸引了无数人进行走私贸易。
诚然,辽国对宋国的货物需求更大,单是茶一项,就能让大宋赚翻了。这种qíng况也适用于其他国家,毕竟现在的大宋才是不折不扣的经济文化中心。
正因此,每次边关局势紧张时,经济制裁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动不动就耍流氓:你国再这样我们就关榷场了哦!
然后,对方十有八九会认怂……
云雁回坐在马车上,遥望城头,阳光照在他脸上,嘴角思及这些,正含着笑意,眼中光芒闪闪,眼角的青红也很闪……
双宜担忧地说:“不会破相吧?”
“……”云雁回本来正沉浸在国家自豪感中,被这么一说,脸顿时就拉下来了。
没错,他是没有双宜的平衡能力,所以扑街了,但是也没必要一直说吧?都已经过去三日了,士别三日啊!
小宝也凑了过来,“没事,你看已经淡了很多了,但是要坚持擦药。雁哥,味道是不好闻,但是为了你的脸,一定要每天都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