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358)

  藤蔓低垂,纠结的树根上爬满了绿色水糙,宛如参天大树,怪异的山石耸立,这是一个无人的山谷。

  淡huáng色的小蟹从水底的砂石上爬过,顺着延伸进水底一部分的树根爬上岸,横行着从一座小桥过到对岸……

  ……

  好长一段时间,偌大的宫殿里都没有任何声响,只有呼吸声。

  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是玻璃缸中的大自然,水底的微缩世界,令每一个人都沉迷其中。

  “诸位爱卿忙于国事,无暇赏万里河山,但是,这个法子倒是能让大家不行万里路,也赏到美景啊。”仁宗笑意盈盈地道,当场将其中三个缸,赐给了首相、御史台台长还有包拯几个心腹臣子。

  仁宗这么一开口,现场才像炸了锅一样,沸腾起来。

  众臣对水糙缸赞不绝口,只恨自己没能得到一个。

  诚然!在看到这些缸之后,还有人敢自称家里有鱼缸吗?不过容器罢了!

  你日后,养鱼养乌guī,还好意思用普通缸,装点水和卵石就养水族?岂不粗陋!

  仁宗也十分大方地告诉大家,这些,都是郑知院家的孩子弄出来的,大家如果想要,可以去他那里预定——没错,就是产绿毛guī那家。而且,设计都是翰林待诏郑飞波完成的。

  郑苠都有点儿晕了。

  云雁回也都罢了,现如今在小范围已经很出名了,深得官家宠信——拿小金库投资他开发房地产有木有?

  但是他们家郑凌,却是没有被这么夸过的。

  在答应郑凌入画院之后,郑苠都放弃他了,随他去风花雪月地追求理想。

  然而现在,被同僚们左一句右一句地夸,把水糙缸夸上天,夸出了哲理,夸出了风雅,更别提官家也十分追捧……郑苠顿时有种非常长脸的感觉。

  尤其是大家都围了过来,要求他去说说话,给他们开后门什么的。

  ——这大概也有期待值降低了很多的原因。

  莫名感动的郑苠决定回去就好好把郑凌夸一夸,也不枉一家上下都对他的生意暗暗关照了。

  郑凌不够资格参加这日的宴会,郑苠回家后,命他过去时,他还有些忐忑呢。

  “阿翁,何事找孩儿?”

  郑训同样没去今日的宴会,他还以为,是不是有小人在郑苠面前讽刺郑凌了,于是担心地跟了过来。这时,却惊讶地看到,他向来不苟言笑的阿爹,笑眯眯地拉着郑凌的手,将他夸了一通。

  郑训:“……”

  听了内容后,郑训都要麻木了。

  对雁哥儿这个小表弟,郑训真服了。飞波跟着雁哥儿,连养乌guī都能养出这么大动静,前段时间还听说当做国礼送出去的绿毛guī和水缸也特别受欢迎,现在国内又来了这么一波。

  ——

  郑训带着自己的同僚凌煦一同前往绿毛guī养殖场,这个养殖场的旁边,现如今已有一个门店,唤作“水景记”。

  水景记外面,有许多摆地摊的,都是卖水族的,鱼、虾、螺、蟹,应有尽有,也有不少人在挑选。

  水景记大概在五月节的宴会后半个月低调开张,甚至连个开张仪式也没有,与玉笋红的开张可大不相同。但是,从开张那天起,就很多达官显贵前来光顾,成为了最好的招牌。

  水缸造景之风从上层刮起,现在是汴京最时兴的事物,因为大家都没经验,所以来水景记购买或者讨教,都成了最好的“入圈”方式。

  那些热爱养水族的,就是第一批跟风者。不过现在,也出现了一些爱上养水糙的,那些形状各异的水糙,搭配上沉木、石头,能够模拟出几乎一切陆地上的景色。

  郑训的这个同僚凌煦,也是新近入圈的一个,他知道郑训是水景记老板的爹,所以拜托他陪自己一起去逛逛。

  见到水景记外面热闹的样子,凌煦感慨道:“这铺子也养活了不少人啊。”

  “可不是么,”郑训微笑着道,“他们也从不驱赶,只是命这些摊贩整齐摊位,打扫好。”

  两人一同进了水景记,这里面最显眼的是一排展示用的水糙缸,前面驻足了不少人欣赏,还有人在给他们介绍。

  两旁是一排排架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形态的琉璃缸、沉木、石头、袖珍亭台楼阁等物,都是造景用的,而且制作jīng美。

  今日也巧了,云雁回和郑凌都在店里,平日他们并不会每日都在,郑凌还好,云雁回除了刚开张那段时间,来得都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