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618)

  “是,呜……尤其是脑子。”有考生吐了口气,他是第一次下场考试,心里可紧张了,“这之后的考试可怎么办啊。”

  有人说:“想开点,说不定你后面不用考了呢……”

  考生:“……”

  云雁回:“说什么丧气话,先生希望你们全都能得见天颜!”

  不管实不实际,多么窝心啊,还是先生好。众学子心想。

  云雁回心说,见去吧,见了能吓疯你们!

  缓过气来后,学生们又开始讨论起题目来,总有人懊恼自己哪里做错了,哪道题没写完,大家索xing现场对起了答案。

  更有学生听着听着,脸就白了,这是发现自己破题破错了的。

  这还是第一日呢,在放榜之前,都有得熬的。

  云雁回在旁听了一下,发现这考题果然都偏务实一些了,对于府学生来说,应当是一种优势。

  待他们互相折磨了一番,云雁回才催促他们回学校,“既然考完了,就不要想那么多,回去继续专心学习。等到考试结果出来,过了的继续准备下一阶段考试,没过的也得准备下一次机会,都不是没事儿做的人。”

  开封府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参考,虽然心里免不了幻想,但是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就是来攒经验了。

  尤其进士科的学生,五十少进士啊,他们若是能十几二十岁就中进士,简直要上天。

  云雁回将学生们拉回开封府,好好洗刷喂饱了,个别的恐怕还需要一些半吊子的心理辅导。

  ……

  过了些时日,州试成绩新鲜出炉,开封府学参考的一百多各科学子,录取了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

  其中,进士科的人数也有近三十人,按照比例来说,很不错了。

  此时没有取秀才的考试,秀才二字,单做字面意义上解,可以说这些能够参加州试的人,皆可称作秀才了。

  而这些考上的,便能称为举人了,有那么点优待,但福利可远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多。

  并且,这举人身份也不是管一辈子的,就相当于一个省试资格,这一次没有金榜题名的话,下次考试还是得重新考举。

  当然了,不管怎么样,以这时候的录取率来说,中举的学生也算是获得了一定认可,有点国家大众都承认的小成绩了。

  开封府学出了一期专题黑板报,特地给全市人民发喜报,告知大家这次州试有多少学生考中,又有多少名列前茅,全州多少学子他们排在了多少名等等。

  别说登黑板报了,要不是学生们脸皮薄拦着,云雁回恨不得花钱上《东京日报》打广告去……

  就差没在上头写了:投西大街职业技术学院,您最好的选择。

  第265章 暮登天子堂

  州试结束之后,下一轮便该是由礼部主持的省试了。

  考试日期宣布在二月举行, 留出一段时间给各地举子赴京。京畿路举子们的好处大概就在于, 不用长途奔波, 能够安心复习了。

  开封府学的学生们都是本府人——要是外地的,先前州试就得回原籍考试去了, 州试结果出来后,混成举子的都被关起来背书、写策论了。

  根据分析,近年仁宗对策论是越来越看重了。

  大约过年也只能回去几天, 但是学生家长们都赞同得很, 把孩子放在府学他们放心啊。

  另一方面, 官员们三年任期满,不少进京述职, 沈括的父亲沈周也总算有机会来见一见自己的大孙子了。

  沈周夫妇对瓜瓜很是喜爱, 因为双宜一直控制体重, 瓜瓜出生时不算太重, 但是身体健康,越长越白胖, 十分符合老人家们心中大胖小子的概念。

  对于双宜, 他们也是不能更满意了。就连沈凉这个名字, 也一并接受。

  老人家觉得,大俗即大雅,而且,名字起那么花哨有什么用,简朴一点,反而养得好。像西瓜一样,有内涵又金贵,有什么不好的?这不,一出生他舅不还送了那么多西瓜地吗?

  沈括简直憋屈死了,比老被叫成甜瓜jīng的人参果还憋屈,不是名字不名字的问题,他怎么感觉自己的家庭地位一落千丈啊……

  有了孩子之后,很多家庭的地位排序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种族。

  沈括家是如此,云贝贝家也是如此。

  云贝贝泡到的雌xing大熊猫在灵囿也是很受游客欢迎的,经常能受到竹笋篮。不久前,成功分娩,生下一只熊猫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