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652)

  知州想到目前朝廷下的几道政令,虽然与以前的一样,暂时没有什么成效,可是就桂州苗人那里来看,qíng况很不错。云雁回这个意思,是之后朝廷会着力改造广南?

  那这还真是个好机会啊,不能像以前那样觉得反正推行不了就懈怠了,一定要抓住机会。官家的眼光放在广南,那么不管做得怎么样,只要尽力效忠了,也能入了官家的眼啊。

  知州感念云雁回的提醒,兴奋地亲自把酒倒满,亲亲热热地称呼云雁回,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家饱餐一顿,喝了个痛快。

  ……

  次日,石美兰那边丧夫没多久,不便在外久留,而且一段时间后还有法事要做。既然昨日僚人已被尽数降服,尘埃落定,该救的都救出来了,她便放心地告别,率部离开了。

  周惠林被俘虏的那些侍卫同僚在山上只是gān了农活,休养了两日,便也恢复了。

  他们这一行人,也该回京了。

  宜州没什么好东西,知州更是囊中羞涩,再说了,包拯出了名的清廉,云雁回是他的心腹,旁边还有一个白玉堂看着。

  于是,知州只小心翼翼地准备了一些土特产给云雁回他们,果然不见不满,千恩万谢把人送走了,连呼走运,一定要按照云雁回说的,好好关照那些僚人。

  云雁回等人策马回京,一路无言,到了东京。

  因为此事上了仁宗的案头,故此回京后,首先去宫中复命。

  白玉堂、周惠林、云雁回和赵允初一同进殿,参见官家。

  行礼的时候,赵允初腿有点软,被云雁回不动声色地扶住了手臂。

  仁宗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落在了赵允初身上,发现他和云雁回脸色都很好很红润,不yīn不阳地笑了一声,“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你们倒是快活了,有想过我吗?!”

  唯独白玉堂一脸懵b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第279章 万万没想到

  自从赵允初偷偷离京,王妃就没消停过, 见天地进宫求见, 要么就是见官家, 要么就是找太后,泪水哗哗流, 求仁宗帮她把儿子找回来。

  可是赵允初快马离京,再怎么追也追不上了啊。等人都到了宜州,再追回来意义其实也不大了吧?

  王妃表示, 意义怎么不大, 她将赵允初和云雁回的关系告诉仁宗了。

  仁宗当时就惊呆了, 心中暗骂云雁回,这下他不能装不知道了。

  这样的事, 他是万万不想cha手的, 当初和云雁回约定的也是, 若是双方家庭都答应了, 他这边会顺水推舟,行个方便。

  但是, 谁知道一个意外, 令赵允初提前bào露了呢。

  王妃哭诉, 雁哥儿是官家的得力助手, 小初是官家的亲堂弟, 这不只是公事,也是家事,他们两个人搅在一起, 官家你可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啊,一定要联合起来,打压这种不良风气,让他们回归正途。

  仁宗因为早已答应过云雁回,所以也不便倒戈,只想等云雁回他们回来自行解决,自己中立观望便可。于是,仁宗只好不停搪塞王妃。

  王妃又怎么肯善罢甘休呢?她在辈分上,还比仁宗大呢,加上不便透露自己知道真相,仁宗也不好意思太过分,便活生生被纠缠直到云雁回他们回京。

  更别提,赵允初离京的事被瞒了下来,王妃每次和仁宗、太后诉苦,都注意不叫其他人听到,惹来了不少怀疑,搞得朝中风声不少,都在猜测皇家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如今看到这一gān被俘的、逃家的,全都气血充足,面色红润,又叫仁宗怎能不心生怨念?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堂弟和云雁回混久了,脸皮也厚起来了!

  就在其他人茫然的茫然,忐忑的忐忑之中,云雁回沉稳淡定,二话不说,一个大礼行下去,“官家容禀,小吏被俘期间,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念皇恩浩dàng。一想到官家在京中,将如何担忧臣等的安危,就无比自责,为何如此不小心,落入歹人之手。在这样的心qíng之下,只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qíng,不làng费深入土族的机会,了解当地风qíng民生。经过身临其境、呕心沥血……”

  大家听到他形容自己住在山上时也在感念什么皇恩,演得很是qíng深,都觉得起jī皮疙瘩。

  这个雁哥儿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文化不太高,编写平实的报道也就罢了,其他时候,造了很多生词也就罢了,用起成语来,总是古古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