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7)

  还有,现在的时代大约是北宋中期——缂丝的转变及大盛,是在北宋晚期。现在缂丝作品虽然仍以实用或装饰为主,但已经有了往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只是还没有普及化罢了。

  可惜了郑苹好像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云雁回做起了白日梦,要是郑苹突然醍醐灌顶灵光一现了,绣出一幅艺术品,然后卖出天价,从此带领全家脱贫……

  这是云雁回的一个美好盼望,以他现在还没缂机高的身量,每天除了吃喝拉撒,也只能做做白日梦了。

  吸溜了一下梦想的口水,云雁回推了推打瞌睡的双宜,用眼神鼓励她好好看郑苹缂丝,小妹妹,好好学习手艺啊,不说有了生存技能,说不定一夜bào富就落在你身上了呢……

  ——

  大半个月后,郑苹和胡三娘一起去绣巷送绣品,回来的时候,手里大包小包提了不少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丝线等物,看来作品得到了肯定,不但结了钱还有新活了。

  云雁回也挺高兴的,这可算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有了稳定的趋势。

  郑苹打开一个油纸小包,解开来便有甜香散发,里面装着五六个点缀着芝麻的huáng色点心,“来,娘买了些脂麻团子。”

  郑苹把点心放在chuáng沿,云雁回和双宜就凑了过来,小宝闻到甜香也挥了挥胖胳膊,可惜他现在还不能吃。

  双宜咽了口口水,“我不吃,雁哥儿吃吧。”

  要放在以前,“雁哥儿”肯定是抓起来就láng吞虎咽的,现在呢,郑苹就惊奇地看到她儿子慢条斯理地把脂麻团子往双宜那边推了推。

  真是懂事啊,郑苹温声道:“双宜吃吧。”

  双宜就红着脸拿了一块,慢慢吃起来。

  云雁回又对郑苹说:“娘也吃。”

  郑苹愣了一下,才感慨地吃了一块。

  这时云雁回才拈了一块,先观察了一下,才咬了一口。分辨了一下,应该是谷物做的,除了外面的芝麻,里面还有猪油香,有花生碎,倒不像云雁回想得那么甜,总体来说还挺好吃的。

  小孩子食量小,云雁回又知道克制,吃了一块就不吃了,“娘和双宜吃吧。”

  郑苹还以为云雁回是不喜欢吃脂麻团子,她以前也没带过这款点心。

  双宜吃着脂麻团子,又看一眼云雁回,觉得自己特别的满足。

  郑苹则把自己买的新纸打开了,云雁回还以为她又要给丈夫写信了呢。但实际上,郑苹是准备给云雁回开蒙了。

  郑苹在纸上写了一到十,十个大写数字,把云雁回叫过来,“雁哥儿,这个还记得吗?”

  云雁回随口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郑苹还有些惊讶,调换顺序写了一下,“这样呢?”

  云雁回:“……五七三八九十二一。”

  郑苹教儿子识数是在一个月前了,也就是现在的云雁回穿过来之前,这一个月因为先是摔了一下,又失业,回来后忙于赶绣品,就没督促。她都没有想到,雁哥儿居然还记得!

  郑苹惊讶之后自然是欣喜,“雁哥儿真棒,娘现在教你识字可好?”

  云雁回点了点头,他以前就练习过书法,还常常有朋友让他帮忙写扇面、chūn联之类的,在现代可能算不错,但是在古代,恐怕算不得什么。

  虽然对文言文很头疼,但认字,加上写得一手好字,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都很有好处。所以,对于郑苹给他启蒙的要求,他是肯定会配合的。

  非但如此,云雁回还装作玩的样子去抓笔,学写起数字。

  郑苹惊喜非常,她拿着儿子人生首份墨宝,念叨着要寄给丈夫看看。但是一下子又想到,她虽然坚持认为丈夫还好好的,但是这独特的第一份,寄出去就看不到了。

  于是,郑苹独出心裁地以云雁回的“墨宝”为原样,绣了出来。

  云雁回非常开心!

  当然不是因为他那故意写得很烂的字要被永久保留下来了,而是因为郑苹绣字绣得非常好,明明是很普通的幼儿习字,但是她通过深浅不一的黑色丝线,将墨色的变化还有幼儿稚嫩的笔迹全都表现了出来。

  这正是缂丝、刺绣等活计统一的特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纯的颜色。

  就像现代的素描一样,任何部分都有深浅变化,将这种变化表现出来,物体才会立体,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