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邢氏之子_作者:风风雨雨(117)

2017-03-24 风风雨雨 红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下人之间也是一样的。如今林德全就是在想法子抱住自己的地位。也算是给投靠他的那批人找一条生路。

  不说林家如何,贾瑾一帮子回到了贾家,当然林逸去了自己家了。就算要过来,也该是明天跟着他爹娘一起了。

  “瑾儿,瑾儿,娘的乖乖啊!人都瘦了。”

  邢夫人从看到贾瑾的第一时间就抓着贾瑾的手,紧紧的,怎么也不放。说来贾瑾这一世长到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虽然贾瑾自己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对于邢夫人来说,那可就是心心念念的,贾瑾走了多少天她就担心了多少天。这个人都有点瘦了,倒是贾瑾,邢夫人虽然说他瘦了,其实之哟啊有眼睛的都看得出他的气色有多好。就是贾瑾自己也有点尴尬,唉,脸皮还是没有锻炼到位啊!对于这样浓浓的母爱,贾瑾还是有点小害羞的。

  “母亲,儿子好着呢,您这样,四弟都要笑话我了。”

  “这是什么话,谁会笑话,你从出生就没有出过京城,最远也不过是去庄子上走走,最多去打猎,那也不过几日的时间,可这次路那么远,日子又是这样的长,还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呢。吃的可好?住的可好?路上可有什么不顺心的?”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贾瑾都不知道该回答哪一个。好在贾赦替他解了围了。{阅读就在,}

  “好了,孩子大了,多出去走走也是历练,当初琏儿出去的时候还没有他们这次人多呢。”

  这下好了,闯祸了,邢夫人对着贾赦一个斜眼,严肃的说道:

  “琏儿也是我的儿子,我自然也是心疼的,可是,琏儿去的时候客户四比瑾儿大些呢,还有珠儿一起去的,珠儿那时可是18了。还有,那次可是有好几个老人跟着的,可是瑾儿这一次呢?这几个孩子才多大,你还真是放的下心。”

  “那不是还有琏儿的小厮跟着去的吗?都是走惯了的。那里会出什么意外?”

  贾赦虽然嘴上说着,其实心里也觉得这一次似乎自己真的有点大意了,竟然没有给他们准备几个年长的人跟着。好在一切顺利,这要是除了什么事,俺可是追悔莫及了,唉,都是贾瑾这个小子,平时那么厉害,害的自己居然忘了这么的事qíng,这都被妻子念叨了小半年了。

  想到这里,对着贾瑾瞪了一眼,把贾瑾瞪得有点冤枉。一脸的莫名其妙。好在贾珍及时的到来了。

  “瑾弟,真是不容易啊!小三元啊!哈哈,我们老贾家也有今天啊!你是不知道啊!那天消息传来,满族的老少爷们都欢喜的不行,不说别的,就是街口的酒铺子挣了不少,占了大光了,卖出了整整20坛酒。”

  贾珍最近几年有点发福,那脸都有点像福娃发展的趋势了,在礼部当着五品的郎中,很是顺遂,按照贾瑾的腹议猜测,这张面团一样的脸估计起了很大的作用。整个一个和气生财的典型代表啊!就是说出话来配合上他的笑脸表qíng,绝对的杀伤力很qiáng,就是带刺的话也能让人听出好来。

  “珍大哥哥,让您费心了。”

  贾瑾对着贾珍行了一个大礼,不管怎么说,对于贾珍在贾瑾小三元的消息传到京城后贾珍在祠堂的行为在这个年代来说那绝对是做的很是到位的。是一个好族长的行为,家族这个词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占据这很的角色。能在族谱留下痕迹可以说是除了青史留名以外中国人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一个途径,如今,贾瑾做到了这一点,对于把他的事迹写进族谱的贾珍,那是绝对需要好好感谢的。

  贾珍很坦然的受了这一礼,这是以他族长的身份受的一礼。没什么不能受的。甚至还要训话呢。

  “瑾弟,小三元虽说难得,不过还是比较容易些的,毕竟光是这百年来就有近20个。瑾弟你自小就聪慧,说过目不忘,过耳成诵也不为过,你的才学如今更是天下皆知。越是这样,你可越要努力啊!大四喜,五魁首,甚至是六元首,都等着你呢!这前无古人的荣耀,在哥哥看来,那就是为你准备的。别说哥哥自大,哥哥是真的这么想的。记得你一岁时就会背三字经了,到了三岁,更是将那些蒙学书籍背了个遍,到了7岁,已经可以进入翰林院和那些大儒们谈论四书五经了。往上数数百年也没有出现过啊!古有甘罗十二为相。我贾家难道就不能出一个14岁的六元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