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邢氏之子_作者:风风雨雨(72)

2017-03-24 风风雨雨 红楼

  看来皇帝是真的别憋屈了,这就换人了?哈哈!贾瑾很利落的上前,站到了皇帝的正前方,然后很直接的就抬起了头,看着皇帝。

  这个皇帝真的不年轻了,也是,那两个闹腾的皇子据说已经年近30了,那皇帝有个50多岁了呢,保养得还是不错的,看着和贾赦差不多大。不知道用的是什么保养品,要不要带回家给老娘试试?

  要是皇帝知道贾瑾心里的想法,估计一脚就把他踹出去了,可惜啊!他不知道,所以在看到贾瑾落落大方的表qíng的时候,还在暗自赞赏,觉得这个孩子很大气,很不错。笑眯眯的就开始哄孩子了。

  “贾瑾,听说,你一岁就能背三字经了,是不是真的啊?”

  哄谁呢?这是想让爷当伤仲永吗?不上当。

  “回皇上的话,时间太久了,那时候糙民太小,不记得了。”

  这话回答的好啊!不过,这个你现在好像也不大啊!边上的太监抖动的肩膀显示出了贾瑾同学的威力。

  “嗯,那你现在在读什么书啊!”

  这是又换了一个话题了,看样子刚才的回答也有点雷到了皇帝,不过现在这个好回答的很。

  “四书五经已经通读了一边,先生说目前只要能认得全就好了,主要开始学诗韵什么的。嗯,还有些史书传记,先生说多读史对于学习有好处。”

  回答的够仔细吧,不过把考校的路子堵了,人家都是刚开始呢,你总不好问的太多吧!要不然可就是你为难人了。

  果然,皇帝噎了一下,然后顺口问道:

  “学习上有什么疑问不?”

  这纯粹是顺口问的,真的,老天作证,可惜,这天老天没有空,于是皇帝悲催了。贾瑾同学为了塞住以后的问题,抛出了大杀器。

  “有的皇上,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好久,都没有敢问先生,父亲老是说皇上圣明,您一定知道的对不对?我能问出来吗?”

  那纯洁的小眼神啊,带着一点点的崇拜,皇帝乐了,点头示意贾瑾说。

  “皇上,我看到,不对是糙民看到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是有一天,糙民发现,还有一种读法,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两种意思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可是,书里没有断句的表示,糙民有点迷糊了,这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头一句是说:对于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似乎对于孔圣人有教无类的圣训有违,后面的由于没有人解释给糙民听,糙民自己结合了前句得出这句话新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成了: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不会,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然后,糙民觉得,也许这才是‘有教无类’的真意。可是糙民胆小,不敢说给先生听。皇上,您说,糙民这样解释对不对?到底哪一个是对的呢?”

  炸弹啊!绝对的炸弹啊!不说皇帝,就是贾赦这个时候也有点头晕啊!这可是《论语》,你什么时候开始折腾《论语》了,你老子我怎么不知道啊!这些是你一个7岁的孩子该折腾的吗?苍天啊!来道雷劈死我吧!不活了!早知道这孩子爱折腾就不该带他来皇宫见圣驾啊!贾赦觉得自己要哭了。

  而皇帝呢?这个时候也觉得头疼了,这可怎么说的,老实说皇帝也读过这一段,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个问题,就是全国那么多的读书人,多少年了也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居然让一个7岁的娃娃提出来了,太没有面子了,这让不让人活了,这太妖孽了啊!

  这个时候你是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呢?都不行啊!说第一个对的?那就是违反了圣人有教无类的圣训,似乎就是承认了朝廷,儒家都在愚民,说后面是对的,那那些目前在读书等着考试的人怎么办?推翻他们一直以来的理论?这可行吗?

  这个时候的皇帝对着这个一脸求知的小子那是怎么看怎么难受,可是偏偏说不出任何的不好来。你能说人家错了?一个7岁的孩子,遇到不明白的请教大人,有什么不对?而且还是自己让他说的,你难道反悔?不可能啊!皇帝呢,金口玉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