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贾瑾又抛出了养个养殖珍珠的计划。这下子更是惊奇,点石成金那可是神话故事里才有的事qíng,这点沙成珠能成吗?
贾敬不是个蠢的,不然也不会考上进士了,也不会没有人教就成了一个合格的炸丹炉的道士了。刚才那是让贾瑾一下子打击的太厉害了没有反应过来,这一次,可是有了心理建设了,还能不知道贾瑾的意思?稍微想了想就知道了贾瑾的用意,不过他还真的很是感兴趣,被算计就被算计吧,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再说这孩子才几岁就有这样的心思,以后怕是前途平顺啊!自己现在也是投资啊!以后自己孙子也能受益,更何况自家的儿子不是也有好处吗?算了再给儿子帮一把吧!于是和贾瑾一阵的嘀咕后,贾敬就一个人只带着一个小道童去了江南。
这贾敬到了江南,那些个金陵的族人可就受了老鼻子的罪了,这老族长来了,谁都不知道啊!好几个还在外头喝花酒呢就被叫了回去。那贾敬可是清修多少年了啊!这鼻子一动,就闻到了他们身上的胭脂味,酒味,也没有多说话,只是接待了几个同辈什么的,然后有留下了这几个,再然后,这几个那可是到了血霉了,先是问功课。好啊,回答不上来?你们上学都上些什么啊!太让人失望了,去抄书吧!好好认识一下自己的错误。什么?严厉?笑话。我可是老族长,难道还教育不了几个晚辈?谁敢不认罚,祠堂里呆着去。
贾敬在江南呆了一个多月,不说在珍珠养殖上出了多少的力,这个目前没有什么成果,但是在金陵的教育成果是绝对巨大的。不说让多少的làng子回头,最起码那是把金陵贾家的那些弟子拾掇了一遍,让他们有了点分寸。祠堂里罚抄书的人员一度达到了惊人的15个。这让一帮子纨绔收敛了不少,一看到祠堂的门,就开始手抖。金陵贾家的风气也为之一震啊!
现在回京了,不用说,暗示绝对要和贾瑾这个侄子讨论讨论的,对于贾敬来说有什么比实验更的事qíng?没有啊!现在的他那是一肚子的疑问,感想,建议,要和贾瑾讨论呢,其他的?该gān什么gān什么去。少来烦我!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一个老道士,手里拎着一个7岁的胖娃娃,而这个胖娃娃手里还抱着一个小一点的胖娃娃,边上还有一个小道士,在一个劲的帮着最小的娃娃保持平衡,防止掉下来。
诡异啊!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贾家的一竿子,连想着来抓贾瑾去翰林院的老学究们也被这彪悍的样子震慑了,一时间都忘了有所动作,就这样看着贾敬同学扬长而去。太潇洒了!如果自己不是被拎着的那个对象,贾瑾一定会无限的崇拜啊!而现在,那是憋屈!非常的憋屈!长得矮真的不是我的错!人家还没有发育啊!
☆、29、烟花
29、烟花
康德24年,这一年,贾家迎来了大丰收,一门三进士的辉煌让世人赞叹,是的,一门三进士,除了贾珠,贾琏还有一个贾瑞,那个原著中的短命鬼。
啊,忘了说了去年回来的时候7个参加乡试的人中,中举的只有4个,除了贾琏和贾瑞,剩下的就是那个贾荣和贾薰,让那两家的老娘欢喜的差点晕过去,不说别的,但是族长和贾赦老爷家奖励的那一座院子和500两银子就让这两家一下子步入了小康,再加上,过年的时候,族里发的年礼,各家送的贺礼,都快堆满一间屋子了。最关键是这以后,这孩子说亲事,那可是有了底气了。怎么也能说个好点的人家了。
再然后,第二年的时候虽然会试这两个没有成功,但是好歹是举人了,家里用奖励的银子买了2顷的田地,那可是不用jiāo税的。每年能给家里多添多少的出息啊!自己家算是彻底的翻身了。这也是让两家母亲最高兴的事qíng了。
至于贾瑞的进士,让贾代儒哭了一场,絮絮叨叨的跟早逝的儿子嘀咕了很久,虽然不外乎是如今孙子怎么怎么争气啊!怎么怎么好啊!能养家了这类的话,每一句虽然平淡但却是让人听着心酸。贾瑞在门口听着自家祖父的哽咽话语,也是泪流满面,心xing也变得坚韧起来,一心要支撑门楣,让祖父安心,让祖母享福。
这一年贾瑾在道观呆的时间长了不少,让贾赦非常担心,怕自家的聪明儿子让贾敬拐去当了小道士,和贾珍两个嘀咕很久也没有想出办法来。不过听着道观里时不时的传来爆炸的声音,有暗自有点庆幸,这几个恐怖分子没有在家里弄出这样的大动静来。不然恐怕房子不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