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和师父在一起久了,也许是成亲了,也许是快要当爹了,所以当时的自己对文儿的行为很不满,就突然对老是呆在文儿身边的杨过开始不满起来。还记得陆姑娘突然跑到自己面前说,文儿堂堂一个男子汉,屈身在一个男子的身下,这种事根本就是不正常的。后来爹也知道了这件事,更是qiáng烈反对,说是等文儿成了亲,有了孩子后,就不会想着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了。那时的自己只是有些犹豫,后来在看到文儿和襄儿那两个孩子玩的开心时,就问他是不是喜欢孩子,还记得文儿说喜欢。大概是从那时起,自己才开始真的决定分开文儿和杨过吧。
那个时候文儿对爹的态度也不是那么抗拒了,也许是察觉到了什么,在自己和爹还有师父师娘商量的时候,文儿来说要告辞。然后文儿被爹打晕,那一瞬间,文儿看向自己的眼神,让武敦儒在后来的十年的时间里,每每午夜梦回都会惊醒。那一眼里,不是震惊,而是满满的失望。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离去,竟然成了永别,文儿死去,爹也双臂断去,十年未醒。师娘说爹是因为不想面对现实,他知道,爹亲眼看着文儿死去,所以才会选择逃避,是他们的自作主张,才害死了文儿。
文儿被杨过带走,其实之后他曾经瞒着师父师娘去找过杨过,本来是想要回文儿的身体。在看到那一头刺眼的白发时,武敦儒的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看着杨过细心的照顾着文儿的身体,他突然就想到了当年文儿说过的一句话:两个人平安的在一起,总好过一个人活着,而另一个人永远的死去。
文儿的死去,最伤心难过的还是杨过吧,才会白了一头乌发。文儿的身体保存照顾的很好,他知道,如果文儿有意识,一定也会选择呆在杨过身边的吧,自己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了。
自己的到来和离去,杨过都没有多看自己一眼,就仿若没有这个人一样,他知道,杨过是看在文儿的面子上才没有对自己动手。
回来后,他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就这样过了十年,他把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思文,第二个儿子取名为念文,意为思念之意。当听到师娘的话,他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两个人定是文儿和杨过,杨过的一头白发,师父不知道,但他是知道的,所以杨过身边那人定是文儿。
只是没想到,十年未醒的父亲在听到文儿活着的消息时,竟然醒来了。父亲的坚持让他只能答应,因为驾着马车,速度慢了不少,但一个月也足够了。走进那座森林,在察觉到那里竟然设了阵法时,心里所有的兴奋激动一瞬间跌到谷底。
不死心的转了很久,直到看到那块白布上的字时,心瞬间紧缩,qíng缘已尽,物是人非。文儿,这就是你的答案吗?也许在当初我做出那个决定时,就已经把我们之间的牵绊亲手斩断了吧,是我辜负了你的信任,我是那么了解你的一个人,怎么会忘了你的骄傲和坚持。你一直都没有变,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努力着,而我,却变了,变得迂腐了。
没有多纠缠,和父亲就那样离开了,父亲很伤心,但却没有继续留在那里,十年,心里的愧疚厚重的就像一座大山,既然,这是文儿希望的,那就这样吧。想必,父亲也是这样想的吧,所以,纵然心痛,但还是离去。只要,文儿还活着就好。
第84章 番外3
霍都从小就是个骄傲的孩子,当然,他也有骄傲的本钱,生来就是王子,有一个蒙古大汗的爹,谁不让他三分。在十五岁那年,他拜了国师金轮法王为师,就更骄傲了。那时的他以为将来自己就是下一任的大王。
那时的他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金钱、权势都有了,武功在蒙古也是排的上号的,人生,好像没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三十岁那年,他遵从父王的旨意前往中原,想要统一中原武林。
那时,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个人,当时的他只是个孩子,漂亮的男孩子他见得多,也玩过不少,那个孩子不算最漂亮的,但那双漆黑的眸子却让人印象深刻,那双眸子很温和,明明是个小孩子,却像是已经历尽了繁华般,他看向他身边那个少年的视线,温和中带着一丝关怀,就像是一个长辈在对着小孩一样,很不和谐,却格外的吸引人。而他身边的那个少年在自己看过去的时候就狠狠的瞪过来,微微一笑,原来是只小豹子吗?
回到蒙古之后,很快,那个孩子就被他抛到了脑后。六年后,他和师父一起前往中原,在陆家庄的英雄大会上,他又一次见到了那个少年,只是惊鸿一瞥,他却认出了那个孩子。他已经长成了风华绝代的少年,就像被水流冲刷过的鹅卵石,开始散发出他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