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深知这一点,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等到韩非真的被嬴政重用的时候,他这一招就用处不大了。
而且就眼下来说,国力最弱的韩国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历史上第一个灭的也的确是韩国。
所以李斯在这场博弈里面已经占了上风。
但让叶煜疑惑的是嬴政为什么叫他来,“王上,眼下秦国兵备、物资、财力都不足以支持东伐。”尚不知嬴政的想法,他不敢轻易回答。
嬴政看着他说道:“寡人知道,但是李爱卿所言有理,我等应当尽早准备才是。”
叶煜脑中百转千回一番,面上看着只是思索了片刻,他上前道:“若是一二年内东伐,臣以为,应当伐魏。”
三人具是一惊,李斯和韩非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嬴政嘴角微扬,“何以见得?”
叶煜张口便来,“僖王在位多年荒yín无道,猜忌多疑,不近贤臣,致魏国上下混乱。又值信陵君去世,其下门客群龙无首,无人管束,必乱。今新王继位,必拔养新臣,青huáng不接,又当一乱。有此三乱,乃最佳时机。”
说完,他话锋又一转道:“然秦国如今尚无此力,唯蚕食一途。”
嬴政扬起的嘴角又垂了下去,似乎不是很满意他的回答,他又问道:“那么赵韩若要择一呢?”
东方有六国,但嬴政却只提了赵韩,叶煜又是寻思一会儿道:“臣以为……”
作者有话要说: ①《史记》说卫国是秦二世灭的,而且也不是靠武力,只是把卫君贬成庶人而已。(虽然也有说是史记记载错误,但是本文还是采取这种记载以及衍生的网络解释,毕竟是小说嘛=v=怎么有qíng节怎么来。)
第六十三章 言说伐赵拒请命
“应当伐赵!”
叶煜掷地有声地说道。
嬴政表qíng没有什么变化,难以判断他的想法,但是韩非和李斯却露出了明显的讶色。
韩非知道自己促成了李斯和叶煜的断jiāo, 可也没想到叶煜会在这种问题上站在他这一边。
而李斯更是直接拱手上前道:“叶将军, 你若是因与斯生了间隙……”
“不是。”叶煜偏头对李斯说道:“莫非李客卿觉得煜是这等因私废公之人吗?”他微带笑容, 听到李斯这么说也镇定自若。
李斯突然觉得面前的叶煜与之前似乎有了不小的变化,他顿了一瞬, 从容地退了回去,一点也不尴尬地说道:“既然如此,斯愿一闻将军之见。”
嬴政也抬手示意, “爱卿请讲。”
凭着嬴政这句话叶煜就知道他猜对了, 果然嬴政也是意图伐赵,只是碍于什么才没有立刻决定。
他正过身来回道:“诚然韩国国小力微, 难以抵抗我秦国大军,犹如嘴边猎物,cha翅难逃, 可轻而易举攻下, 但却不是最佳选择。”
“秦国破灭弱小的韩国, 必定会引起诸国警惕,为口下猎物打糙惊蛇,委实太过làng费。”他一点点分析道:“但若是先伐赵,那就不一样了。”
“如何不一样呢?”嬴政问道。
“秦赵之仇,世人皆知,赵曾恶待王上,这亦是众所周知。”他打量了一下嬴政,并未见到什么不快的神色,就接着说道:“我们攻打敌对的赵国,那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东方诸国不会有谁因此警戒我们秦国,也少有国会cha手此事。”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专心攻赵,就算天下有人察觉到了我们的目的,却也是为时已晚,无力回天。而韩国不过是随时可以下嘴的猎物,何必急于一时。等到秦国攻下的野心勃勃的敌人赵国,吞下了不足为道的韩国,蚕食了混乱的魏国,就算燕齐楚三国合纵攻秦,又能掀起什么风làng呢?”叶煜缓缓说完,然后后退一步站立着。
嬴政这回不再故作无表qíng了,他笑起来道:“爱卿所言倒是与非先生有几分相似。非先生言‘合纵者赵之患胜于韩’,只不过,非先生认为韩国会追随秦国,所以应当保存韩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叶煜看向韩非,他知道《韩非子》中有一篇《存韩》,只是没想到现在的背景下韩非还会这么说,这分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非怎会如此不智?
余光瞥到李斯,叶煜突然明白了韩非这么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