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好秦_作者:依韵黎(222)

2017-03-17 依韵黎

  就冲吕不韦为秦国做出的功绩,嬴政就不能随随便便处死他,唯有废其势力,让其再掀不起什么风làng,就像是信陵君那样。

  嬴政理清了思绪也明白了,他点点头,等着叶煜的下文。

  “如果是一只飞不起来的鸟,就是名声再胜又能如何?得了实惠的不还是您和秦国吗?”

  叶煜顿了顿,说起了最重要的部分,“吕相的门客不过三种,其中,因名利而追随的人并不需要王上费心什么,这是较多的一部分人。而那些只忠诚吕相的人,就是王上费心了也没有用,但这样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剩下的人才是王上需要费心的,也就是臣所说的有才之人。”

  “吕相的《吕览》汇集了百家的智慧,这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那么王上为何不也这么做呢?”

  叶煜勾唇笑道:“以秦国疆域为纸,以诸子学说为墨,以百家门生为笔,著天下间最宏伟的作品,这是只有您才能做到的事qíng。”哪怕已经是战国末期,百家逐渐步入了颓势,但叶煜仍然想要再兴百家争鸣。

  见嬴政露出深思,叶煜接着说道:“您也无需一根根去拔掉那些羽毛,您只需刮一场大风,那些羽毛自然就来了。”只是可惜了眼下这个时代并不适合科举制。

  “各家的学说能屹立至今,一定是有他们的道理。臣知道王上您赞赏商君,喜法家,故而这以道家为主的《吕览》您不会去用以作为治国的凭据,但是臣想知道,王上想用的法家,又是什么样子呢?”

  嬴政不假思索地说道:“如非先生所言那般。”

  “韩客卿所著之书臣有幸拜读,虽然臣才学疏浅不敢妄言,但是臣却知道,王上若是想要以qiáng盛的军队去攻打其他国家,您还需要兵家;您若是想要减少病痛苦难,您还需要医家;您若是想要粮食丰盈、应对旱饥天灾、知民心察民意,您还需要农家;您若是想要教化万民,您还需要儒家;您若是想知道世间万物缘由,想有比混凝土更加坚固的城墙,您还需要墨家……”

  最后,叶煜沉声道:“臣认为,您也需要一本属于自己的《吕览》,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而如今,您需要的这些人正在赴来秦国,我相信比起安于吕相府中,他们一定更愿意将自身的本领、自家的学说发扬光大,我想这也是他们来到秦国的目的。

  他们既然来了,大约也存了一份事秦之心,就算没有,待见到各家昌盛的景象时,也多半会留下来。只要王上您愿意用,年轻有为的君主与垂垂老矣的相邦,何愁他们会成为吕相的势力呢?”

  “如此来看,难道不是好事吗?”叶煜莞尔一笑道。

  嬴政并没有立刻回复,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完全亲政,他的方针也还没有定下细致的内容,故而,叶煜这一番说辞并不难令他接受。

  待消化了叶煜所言后,嬴政似乎有了几分变化,不过等到叶煜仔细瞧去时,却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

  “寡人明白了。”嬴政微微偏头看向赵高说道:“去宣甘卿来。”

  除了他们自己,谁也不知道这三人到底谈论了些什么,只是在之后的朝会上,嬴政突然对吕不韦说道:“寡人听闻近日百家子弟多有慕仲父之名远赴秦国者。”

  嬴政对吕不韦的忌惮,吕不韦其实不是一点都不知道的,但此时听嬴政提起此事他却是不解了,连今日那得意的神态都收敛了几分,“王上所言太过夸大了。”

  然而结合近来吕不韦的风光,在别人听来,他这谦辞也透着得意与炫耀。

  嬴政却半点都没有受到影响,他甚至还说吕不韦是过谦了,在叫吕不韦摸不透他到底想做什么的时候,嬴政终于进入了正题。

  “寡人想劳烦仲父一件事。”

  吕不韦连连道:“不敢当,不敢当,王上直言便是。”

  “此事除了仲父,无人能做到。”

  吕不韦满目疑惑,“王上请说。”

  “仲父之书令寡人启发甚大,寡人觉得百家学说对秦国大有作用,意择能者而用。”嬴政掷地有声道:“故而寡人决定由仲父来主持那些百家子弟,然后由寡人一一见闻过各家学说主张与能力后决定。”

  吕不韦皱起了眉头,他著《吕氏chūn秋》诸多目的中有一则就是希望以《吕氏chūn秋》为秦国的方针,但是嬴政这明显是拒绝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