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_作者:林知(55)

2017-03-06 林知

  马文才见此也是一笑,陈氏在书院不过几天,他却觉得和祝英台好像许久没有见面了似的。
  熄了烛火,两人并肩躺着,不约而同在黑暗中露出微笑,心里某处似乎也被填满了。

  第28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

  随着时间过去,马文才身体渐渐恢复到几乎与病前一样,他也开始继续听课,练武也没有放下。
  但只有不厌居里的几个人知道,他仍需要长久的调养。如今只要稍受些凉,马文才都要咳嗽几声,时不时还要头痛。
  祝英台虽已不再同chuáng贴身照顾他,但两人关系仍旧亲密。往往马文才想到什么,还未开口,祝英台就已将东西送到手边。若是天气有什么变化,祝英台也会第一个提醒他加减衣服。马文才这样的时候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也加倍对祝英台好。
  转眼就到了八月间,中秋是个大日子,书院里不少学生、先生都要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不厌居里,他们自来到书院后,还是头一次要分别。所有人整日里都和和气气,空气里都好似弥漫着莫名的伤感。
  马文才离家最近,却因为身体的原因,头一个出发。家里特地准备了一辆极舒适的牛车来接他。
  临行前夜,祝英台靠在马文才屋子门框,看着他指挥三七收拾东西,也不说话。
  马文才看见他,笑了笑,道:“信斋,你且稍待。”
  祝英台温和地笑笑,没有半点不耐烦的样子。
  因为只是回去过个节日,需要收拾的东西并不多。马文才拿起chuáng头一卷书,道:“信斋,这是你前些日子读给我听的书,这次我也带回去看。”
  祝英台心头一软,走进屋从马文才背后将他搂住,下巴搭在在他肩头,道:“你若不这么早回去,我还能多读一些。”
  马文才其实也有些不舍,不过他没露出来,只是拍拍祝英台的胳膊,劝道:“等你从家中回来,我也回来了,十天转眼便过了。”
  祝英台暗自叹气,只是默默趴在他背上不撒手。
  待三七离开,马文才拉着祝英台坐在chuáng沿,奇怪道:“信斋,你可是有什么心事?”
  祝英台张了张口,最后却摇头。
  马文才挠头不解,见他qíng绪低落,心里着急却又不知该怎么办。他想了想,从长案上拿起一卷纸,那上面是他最近练画时所作的。因为不擅长用毛笔,他画出来的东西常常形状扭曲、墨色不均,以往祝英台看到都会笑起来,他想着,就自我牺牲一下吧。
  祝英台摸摸画纸上gān燥了的墨痕,这幅画也是最近自己才教他的。他抬眼,马文才的眼中只看着自己,还有毫不掩饰的关切。
  他脑子一热,忽然抓住了马文才的手。
  马文才耳朵泛起微红,眼睛里又变成了疑惑。他道:“怎么了?”
  祝英台听见自己说:“我不想与你分别。”
  马文才脸也红起来,他眼神移开,想要将手抽回去,gān笑道:“我晓得你舍不得我,过了中秋我们都会再回来的。”
  祝英台站起身,他再也忍不住,双手握住他双肩,一字一顿地念了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
  马文才一愣,在心中接了下一句:心悦君兮君不知。
  他的心狠狠一跳,仿佛有一股热流顺着血脉流至四肢百骸。
  他喃喃道:“信斋?祝英台?”
  祝英台应了一声,双眼闪闪发亮。
  “不行!”马文才下意识道。
  这不对,祝英台应该和梁山伯在一起。
  也不对,那个祝英台是女子,这个祝英台是男子。
  可,还是不对,他们两个都是男子,还都是世家子,怎么能呢?
  祝英台眼中的光芒渐渐暗下去。
  见马文才一动不动,也不看他,他低声道:“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然后一步一步,慢慢地,从马文才身边经过,走出门。
  祝英台的声音里满是苦涩和失落,马文才心口酸疼,很想将他拉住,又想大声说些什么,却不知为何,直到祝英台离开也没有动。
  他突然垂头丧气地倒在chuáng上,脑袋里乱哄哄的,似乎想了许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心跳如雷如鼓,不肯放松一丝一毫。
  第二日一早出发,马文才脸色不好,走到院子里被早晨的空气一呛,咳了几声。
  祝英台站在自己房间门口看着他,表qíng平静得可怕,让人根本瞧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马文才又咳了咳,三七才端了碗热水来。马文才余光瞧见祝英台就站在几步远的地方,却一动不动,心里莫名又有些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