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四九惊叫道,“公子你不要我了?”
梁山伯对他安抚一笑,凡事只要开了个头,后面也好说了。他道:“今年家中收成不好,四九跟着你们还能多得些月钱,日子也好过些。”
四九自然不乐意,他宁愿不拿钱也想继续呆在梁家。他小时候父亲早亡,无人收留,是梁家给了他一条出路。虽然名义上他是梁山伯的书童,但他没签过身契,梁家人对他也宽厚。此时梁家遇到坎儿,他更不能只顾自己。
马文才也不乐意了,他皱着眉道:“你一个大男人,做事痛快些。家里收成不好,我们借你些钱先周转着,等来年好了再还就是。谁没有个不凑手的时候,也只有你硬挺着,不拿我们当兄弟。”
梁山伯脸红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他自然是把祝、马二人当兄弟的,若是他们两人有难,他二话不说拼尽全力一定会帮,可轮到自己,却无论如何开不了口。他使劲摇摇头,道:“救急不救穷。去年就是小旱一场,今年大年间只飘了些雪点,恐怕年景也不成。这样帮不得。”
一边的祝英玖cha话道:“这位梁兄未免有些迂腐,钱上的事是最简单不过的,难不成在你眼中,兄弟qíng谊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还比不过这些身外之物?”他声音清脆,像是还没长大的小男孩。梁山伯看看他们,马文才和祝英台都是一脸诚恳。他此时也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不再拒绝,站起来拱手道:“山伯便谢过了!”
他又转身对祝英玖谢道:“也谢谢英玖贤弟点醒我。”
祝英玖抿着嘴笑了。
之后的事qíng也简单,梁山伯将事qíng与父母说了,梁秋圃与高氏两人虽也不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援手,但只要说到能让梁山伯继续在书院里念书,他们满心都只剩下感激。
当日,梁山伯便收拾了行装,带着四九也一道跟着去书院。
一路说说笑笑,梁山伯晓得祝英玖也要去尼山书院,便极热心地向他介绍书院中的状况。
听梁山伯细细介绍了不厌居的样子,祝英玖喜欢得不得了,缠着祝英台道:“阿兄,我想同你们一起住。”
祝英台皱眉不允,道:“我会叫阿成单独给你安排个院子。”
祝英玖气哼哼地转向马文才和梁山伯。马文才眼珠子转转,挑着眉看梁山伯,问:“山伯,你看……”
梁山伯愣愣地说:“既然是信斋的阿弟,若是他同意,我自然没有意见。”
祝英玖捂嘴一笑,立刻道:“小弟多谢梁兄。”
梁山伯忙道“客气”。
祝英玖得意朝祝英台和马文才一笑,两人也那他无法。
马文才眨眨眼,有些相信在梁祝传说中,梁山伯真的会三年同窗也看不出祝英台的女儿身了。因为这几天来与祝英玖相处,梁山伯根本没有意识到祝英玖是女子。
想当初祝英台与祝英玖一起出现时,马文才一眼就看出这个“祝小公子”是个女儿身,正是祝英台的胞妹祝九妹。“他”身段柔软,皮肤细腻,说话声音也稍显尖锐。哪怕她言行举止刻意模仿男子,只要稍加观察,接触时间久一些,漏dòng也算颇为明显。
不过想想自己曾经坚信祝英台是个女子,马文才也不好说梁山伯什么。他二人也就彼此彼此吧。
至于几人如何住,祝英玖笑眯眯地将祝英台“挤到”马文才屋子里。反正是阿兄和“男嫂子”,住一起正合适。
马文才耳朵泛红,祝英台总算给了妹妹一个好脸色。他们也趁此机会同梁山伯说了两人的关系。
梁山伯起初是有些震惊,但回想起来,也并非没有征兆。无论他们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归仍是他的兄弟,他自是只有支持的道理。
等进了钱唐县,几人发现有些不对,县里突然多出许多劳役,一路运送木料土石沿着官道北上。
随着他们一行向凤凰山去,路上的劳役队伍越发壮大。年节结束还没过几日,凤凰山上眼见着露出一小片褐色山体了。
几人觉得qíng况不妙,加快速度进了书院。书院外树木明显稀疏了不少,时不时有树木倒地的声音传来。书院里气氛压抑,丝毫不见正月里的喜气,一路上难得见到人,就算有人也是行迹匆匆。
他们到了不厌居没一会儿,阿成便来了。
没等寒暄两句,阿成便低声道:“周先生正病着呢,待几位安顿好,可以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