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漫同人 > [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_作者:林知(64)
这气他们无处抒发,有些人却转头冲向马文才与祝英台,将他们视为跋扈的世家的代表,背地里诋毁,当面yīn阳怪气。大约只有这么做,他们才能稍许排解面对世庶之别、官民之差的无能感。
马文才与祝英台都还看得开,反倒是梁山伯与自救会的人替他们打抱不平。与这两人相处日久,他们从没觉得他俩仗世家身份欺rǔ同窗。有时候,他们还会受到同为寒门的学生排挤。
如此一来,书院里竟渐渐分为两派,一派坚决反祝马二人,一派则是力挺。前者说后者奴颜婢膝,后者说前者心胸狭隘,总之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当这两派矛盾渐起时,圣上突然下了道旨意,“放奴”,即所有为奴为婢者均可以获得自由民的身份。
这道旨意在世家掀起了轩然大波。
祝、马两家及其他联合起来共同上书参齐家的世家也都没有料到,圣上被齐家惹怒后,竟是对所有世家都下了手,甚至也波及到其他稍有资产的富裕人家。
马文才甚至怀疑这皇帝是不是被现代人穿越了,这思想有些先进啊。只是如今的社会,生产能力还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养活自己,随着土地、资产的集中,加之这时代人命轻贱,仍会有人或主动或被迫选择卖身为奴。
他和祝英台还没来得及写信回家,家里已有信来叫他们不必担心。他们家中倒没什么状况,因为对下人都极宽厚,即便有那样的旨意,也没几人要求离开。
但有些人家则没这么幸运,传闻中有些心思不正的奴仆晓得了这个旨意,竟联合起来杀了主人家,分了主人家的财产田地。
更多的奴仆,还是在主人家过得不好,被长久地压迫nüè待,如今有个机会脱离出来。
民间关于这些富裕人家如何残nüè的传言很快甚嚣尘上。
书院里原本关于祝英台和马文才就有纷争,如今更是火上浇油,甚至有人叫出话要救下两人的书童,将这两人打死,用xing命来赎罪。
祝英台虽对此嗤之以鼻,仍是从家中调了两个护卫来,护着马文才和祝英玖。几人无事不出院门,省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三七几人气得落泪,更怕公子心中有芥蒂。在他们看来,公子心善宽容,主家吃喝不缺,即便是仆人,他们的用度也远胜于普通的富裕人家,这样的日子叫他们极为满足了。
马文才见三七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是哭笑不得,连声安慰道:“你公子不是那样听风就是雨的人,别人不晓得你,我还能不晓得?你们陪伴伺候我这么多年,难道我会因为外人一句话就全然忘了?若是你们想要离开,我自会允了,若你们不想,我也不会随便打发你们走。”
三七哼哼道:“我要继续伺候公子。”
马文才内心不免感动于他们的耿耿忠心,更笑得温和。
屋外忽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马文才还开玩笑道:“我的好三七,你可别再哭了,瞧瞧,天上都被你哭出一个dòng来。”
马文才一语成谶,这天仿佛真的破了一个dòng。下了一天一夜后,这雨反而转大。
书院建造时,选址选在山腰上两座峻岭间的一片稍平缓的谷地,他站在院子里,也能望见两侧山坡。
随着圣上旨意一下,在凤凰山和书院附近伐木挖石的劳役便停了,但短短两三个月,他目光所及的山坡上还是早已秃了一片,再加上挖山更有些坑坑洼洼。在雨水中显得格外丑陋又凄凉。
这雨断断续续,一下便是小半个月。梁山伯忍不住叹气,道:“今年这地里恐怕又要遭殃。冬天太暖不下雪,chūn天雨水又过多,chūn播的种子现在大约已经烂在地里了。”
祝英台和马文才不懂地里的事,不知道怎么开口劝他。
祝英玖心思细腻,好言安慰,道:“年景不好,乃人力所不及。只要人好好的,总能再起来。”
当夜,子时已过,祝英台忽然从梦里惊醒,隐隐约约听见远处不知哪里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响声。
他轻手轻脚下了chuáng,门外护卫的声音恰好传来,道:“公子,山里有响动。”
“山里?”祝英台皱起眉,忽然脸色大变,喊道,“快!快将他们都叫起来!山里蛟龙要出了!”
房间里马文才被他惊醒,揉着眼睛问道:“信斋,出什么事了?”
祝英台语速极快,道:“山里有响动,我猜是出水了,你快起来!”他边说边套上外袍,抓上蓑衣,一件自己披着,一件往马文才身上一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