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谋士_作者:放鸽子(325)

2017-03-09 放鸽子

  “清刚读完。”

  对郭嘉的帮忙解围,燕清自是十分配合,装模作样地翻找一通,找出那几封信件后,递了过去。

  郭嘉展开,飞速浏览一通后,转给贾诩等人,若有所思地看向燕清:“重光认为如何?”

  燕清略想一想,不禁笑了,很是笃定道:“陶谦装病,被刘备看出来了。”

  郭嘉笑眯眯道:“噢?何以见得?”

  燕清道:“若陶谦真是病入膏肓,命在旦夕,刘备有利可图,如何舍得离去?能让他失望而走,辗转投奔荆州刘表去,那就证明陶谦早已无恙,或是恐我方挟恩图报,于徐不利,才装作无力理政?”

  史上的陶谦,在徐州被曹cao的兵马践踏得民不聊生,面目全非后,没撑多久,就撒手人寰,死前没把徐州留给子嗣继承,而是托付给了发兵来救他,又名誉颇佳,很得民众爱戴的刘备手里。

  说到这,也是燕清的疏忽了。他在曹cao撤军不久之后,就听说了陶谦一病不起的消息,因这跟他认知里的史实恰好吻合,就没生出过疑心来,还是负责打探的细作窥得刘备的动态,才bào露了一些蛛丝马迹。

  说是这么说,燕清始终认为,陶谦装病一事,没那么简单。

  郭嘉点了点头,贾诩看完纸条,却道:“刘备此人,除虎牢关与主公曾有一战而引人注目外,究竟有何能耐,可叫重光关注至此?”

  燕清不由一怔。

  的确,史上在这时候,刘备已很是出彩了,可因他的涉入,风头都被吕布抢了去,以至于刘备的爱民如子、治理有方和仁德重义,都成了日月之辉前的萤火。

  郭嘉代答道:“能得关羽、张飞这俩猛士为辅,誓死相随,刘备岂会是等闲之辈?依嘉观之,他具大器晚成之相,却无屈居人下之志,不得小觑。”

  就在燕清以为,自己紧接着就会听到那句赫赫有名的“既不能杀,亦不能纵”时,郭嘉轻描淡写地说道:“之前不好下手,是因他有几分英雄豪名,易沾上不容贤士的污名。现他已入荆,”郭嘉顿了一顿,看向燕清,建议道:“重光不妨趁这大好时机,暗遣马忠前去,设法取了他项上人头?”

  燕清:“……”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马超起兵造反,到底在曹cao杀他父亲之前,还是之后,还是很有争议的……

  第147章 螟蛉之子

  燕清虽还有大半心神沉浸在不可思议之中,仍然听取显然很是迫不及待的郭嘉的意见,真将这条指令吩咐下去了。

  郭嘉能让他如此震惊,还是一张口就要把曹cao老底给端了的那回。

  这次变本加厉,在确信刘备这人极具威胁xing后,就想一劳永逸,直接把对方的命给要了。

  好似是见到马忠一鸣惊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袁绍帐中难得的明白人沮授给绑架过来后,郭嘉就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吧……

  燕清这么想着,尽管他对郭嘉的谋略充满信心,却也认为刘备此人就跟曹cao一样,每到紧要关头,总有逢凶化吉的神奇本事,并不看好这次行动的结果。

  但就算取不了刘备的xing命,能像曹cao那回一样,打得他无处可去,家底丢光的落魄境地,倒也颇为不错。

  试试无妨,总归没甚么损失。

  他作为后世来人,始终怀着对历史名人的天然敬畏,郭嘉身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不会被这种念头影响,而是信奉下手需趁早,斩糙必除根。

  等入夜后,郭嘉打着哈欠回了官邸,刚褪了外衣躺下,要陪许久未见的宝贝儿子郭奕玩耍一通,好好享受天伦之乐时,就听到下人来禀,道主公与他的直属上司燕清联袂而来。

  郭嘉当是有甚么要紧事,当即坐起身来,将往他身上扑腾的郭奕放在一边,叮嘱侍婢看好,就要着衣出迎,然而吕布跟燕清却快人一步,已推门进来了。

  看他们把侍从屏退,郭嘉gān脆连面子功夫都懒得做了,麻利地躺了回去,还眼疾手快地拽住两眼发光,拼命往燕清身边爬的郭奕的衣角,让他只能徒劳地扑腾,口中懒洋洋地问道:“这么晚了,主公与重光突然大驾光临,可是有何要事?”

  燕清轻咳一声,到底还是要点脸的,没好意思开口,于是以手肘顶了顶吕布的腰。

  吕布则没甚么顾忌,对上没等来答复而面露狐疑的郭嘉的眼神,也能大喇喇地承认道:“布认为,始终只与重光一人同吃同住,未免太惹人注目了些,奉孝既早已知qíng,不如帮着分担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