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唐僧之路_作者:六乌(10)


  才知道这是给自己的衣服,唐安神色怔怔,俊秀的脸庞此时却显的呆傻“这是给我的?”“傻孩子,当然是你的了”殷温娇被他木楞的模样给逗笑了。
  唐安一直以为她是给陈光蕊做的,所以劝诫了几次也就作罢,没想到是给自己。抬头紧紧的盯着面前的人,qiáng制侧过来去,轻轻的“恩”了一声。
  三步走进里屋,换好一身白色圆领窄袖袍衫,不增不减恰恰合适。唐安有些变扭的展示给等待的殷温娇瞧。
  听着她高兴呢喃的说这我儿真是风流倜傥,唐安的面部柔和,眼里都是暖意。听着她唠唠叨叨,也不觉得苦闷,这就是母亲的味道么?
  午后。
  唐安静静的读写手中的经书,心里却莫名的烦躁,本来应该静心的佛经,此时却怎么都消除不去心中的不安。
  “不好了,不好了,大少爷”慌慌张张的小厮冲了进来,眼里全是焦灼,也不等唐安询问。直接跪地哭喊道“夫人她,她自尽了。”
  唐安手中的经书掉落在地,也没有人再去在意。他的心里突然一下子空白了。原来这几天的不安都在这里。
  唐安一路跌跌撞撞的冲进屋子。只看到满屋的安静,平时不见身影的陈光蕊也肃穆的站在那,神色哀伤。他看着急促的唐安,不自禁的喊道“褂儿…”
  没有理会他的声音,唐安只是径直的走向那个安然的躺在chuáng上的女子。她面目含笑,脸颊微红就像是做着美梦般。唐安真的不敢相信明明昨天还在对着自己笑,昨天还在给自己fèng补衣服,对着自己说要好好照顾自己的人。就这么抛下自己了。
  明明自己已经有母亲了。
  紧紧的闭上双眼,唐安没有哭,颤颤巍巍的走了出去,像幽灵一样无视了所有人。
  “老爷这?”
  “罢了,让他去吧”
  这一晚,唐安想了很多,又像是什么都没有想。手里拿着刚才陈光蕊差人送过来的书信,上面是熟悉的让人流泪的字眼
  “我儿,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禅师。…知道你喜欢佛经,不会勉qiáng你还俗,去做你想做的。母亲只愿你岁岁平安。”
  泪悄然落下,可悲可叹…
  “你要回金山寺?”陈光蕊神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的儿子,这一晃三年过去。妻子自尽了,母亲也去世了,唯一的儿子还要回去当和尚。只剩下自己一个孤家寡人了。
  唐安神色平淡,眼里全是淡漠。就算是面对着自己的父亲,他也依然没有起伏。三年的服孝,他也在悄然变化。
  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玄奘红尘已了,一心向佛,也该回去超经念佛了”深深的鞠躬,拜别陈光蕊,缓缓离去。
  一晃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唐安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和尚,超经念佛,普度众生,入佛入世。过手经书千百,阅百万佛理,高僧之名传遍天下。
  现年三十一岁的唐安,眉目间沉稳与淡漠更甚。却不显苍老,不知是因为和尚吃斋还是诵经的缘故。依然俊秀非凡,肤如凝脂,不知者一眼看去还若以为是二十出头。
  此时,他清淡的蹙起好看的眉梢,手里拿着由当朝谏议大夫魏征学士亲笔所写的书信,心里长叹一声。该来的总会来的。
  这是一封跟着圣旨而来的推荐信,唐皇要选举一名大道能人做道主。由大臣说引荐,最后的结果。
  不言而喻。
  唐安复命来到长安,面见皇帝。那张好皮囊显然给他增加了许多分数。皇帝直言他有大禅风范,封了一个天下大阐总僧官的职位。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
  这一次的面圣,也确定了唐安开讲之师。不断的开经引法,讲座论坛,宣传大道之佛法。
  贞观十三年,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水路正会,以一继七七。唐安在台上,念经,品谈,宣读。俊秀风貌更像一个活菩萨般,仙气飘缈。
  他一身锦襕异宝袈裟、手拿九环锡杖一条。金光bī人,五光十色,犹如九天玄女的绚烂。这是昨日皇帝赠与他的神物物,据说能超度凡人为胜之妙,正是俩癞疤和尚所送有缘之人。
  就种不是凡物的袈裟,又怎是俩赖疤和尚能有。唐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在四周都沉静在这仙音洪亮,佛法博大jīng深的时候,却在寂静中突兀听到一暗沉嘶哑的声音高声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大乘心法。”
  而唐安自然而然的靠着发声看到一个癞疤脸的和尚。他的心里从未有过的笃定“这便是那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