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皇太子的逆袭+番外_作者:欢颜晨曲(221)

2017-02-27 欢颜晨曲 综漫

  “先前在殿外似乎听见有笑声,莫非有什么好事?”

  司马奕还未进殿的时候,就听见里面父子二人的谈笑声,心中哂笑,恐怕也只有李泰的到来才能让李世民如此高兴吧。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优容,已经让朝野上下为之侧目了,也难怪当初的李承乾对这个弟弟忌惮的很。

  “巧的很,还真是有好事!你不说朕险些就忘记了,青雀,快拿出来让你大哥看看”

  司马奕的一番话提醒了李世民,李世民轻拍了一下额头,颇为无奈的笑了笑,对着一边的李泰,脸上难掩自豪的喜色。

  “是,父皇”

  李泰亲手将一本厚厚的书籍送到了司马奕面前,还不忘嘱咐道。

  “还请大哥指正一番”

  司马奕接过来,看了李泰一眼,纵然他百般掩饰,但司马奕分明看清了他眼里的得意。

  “这难道就是那本地记……已经完成了吗?”

  司马奕看了李泰一眼,眼里充满着激赏,很是赞许的样子,这份心意很真挚,抛却敌对的关系不谈,他这个弟弟绝对是才华横溢的人,修撰一本地志绝对不是简单的事qíng。

  反倒让正等着一番冷嘲热讽的李泰感到些许的尴尬,又觉得有些羞涩,多年的心血能被自己的对手认可终归也是一件自豪的事qíng。

  前几年,李世民特意为李泰府置文学馆,任其引召学士,其中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便是在此时招纳的,都是难得一见的有才华的人,为的就是支持李泰主编的这一本《括地志》,以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以遗后人。为了完成这本书,不仅仅需要多番查证史料,更重要的是需要亲自去实地勘探,所以历时数年之久,耗费甚巨,但若是成功了,也是留名千古,遗泽后人的好事。

  明白了这一点,司马奕终于明白李世民的喜悦、李泰的得意从何而来了。

  “不过是初稿,特意送来让父皇审阅一番”

  即便是如此,也说明成功不远了,更说明李泰办事的稳重,或许也是想讨李世民的欢心吧,司马奕若有所思的想到。

  “对了!父皇,儿臣今日特来还有一事相求,父皇您可一定要帮帮儿臣”

  李泰走到李世民身边,不带谄媚的讨好道,透着明显的亲近之意。

  “说罢”

  李世民状似无奈,可是看着李泰的目光却充满着为人父母的慈爱。

  “多谢父皇,那儿臣就不客气了”李泰松了一口气,而后苦笑道:“您也知道,这编撰修书耗费甚大,现在又正是关键的时候,如今文学馆的开销已是入不敷出,户部的那些老臣可不买儿臣的帐,所以今日才想让父皇您做主”

  李世民皱了皱眉,这几年在这件事上确实花费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前些日子江南水患传来的驿报,也难怪户部不肯拨银两了,只是这修书一事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难道要就此耽搁,无论是出于帝王的身份,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李世民都不想让李泰失望……

  “既然如此,父皇,不如削减一部分的东宫用度吧”

  司马奕走上前,在二人讶异的目光中说出这番话。有的时候吃亏反倒是一种福气,司马奕觉得用这种方式刷好感很值得,所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有道理的。

  “那岂不是委屈你了”

  “父皇严重了,不过就是日子过的简朴些,何谈委屈二字?更何况四弟修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当是儿臣尽的一点心力吧”

  “好、好,看到你们兄弟二人互相扶持,朕心甚慰,承乾、青雀你们都是朕的好儿子”

  李世民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神qíng有些激动,看着两个儿子的目光很是欣慰,这是比起修书更让他高兴的事qíng。

  身为嫡长子的李承乾自小就被封为了太子,聪明毓秀,颇有储君之风,但唯有心胸这一点让李世民尤为不满意。除了最被他看中的长子,和最受他宠爱的幼子,李世民对嫡次子也是宠爱有加的,不仅仅是因为嫡子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李泰从小就表现出来的聪慧,及至长大之后的才华横溢都是李世民尤为欣赏的,所以李世民才对这个儿子多有宠爱,又或者说是一种隐隐的弥补。

  虽然说李世民承认对魏王宠爱的有些过,但是太子的表现却让李世民失望了,都是同母所出,长兄如父,但是显然李承乾没有做到这一点,不然就不会有后来两兄弟之间的针锋相对。除了有心人的挑拨离间,李世民更觉得身为一个太子,李承乾的气度心胸过于狭隘了,连同胞的兄弟都容忍不了,更何况异母兄弟了,这让李世民怎么放心把权柄jiāo到太子手里,他不仅仅是太子的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