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皇太子的逆袭+番外_作者:欢颜晨曲(245)

2017-02-27 欢颜晨曲 综漫

  作者有话要说:  就这样吧,痛快点!

  ☆、第101章 秦太子扶苏

  扶苏(前241—前210),秦始皇长子,嬴姓,赵氏,名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bī其自杀。

  ----------

  公元前212年,咸阳秦宫

  “公子,君上请您进去”

  司马奕走进殿里,恭敬地对着上位的男人行礼,嬴政放下手里的竹简,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你来做什么?若是想为那些术士进言,就不必多言了,寡人已经下令择日处死”

  嬴政一脸愤色,看着司马奕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恨铁不成钢,他这个长子哪里都好,就是心思太仁厚了,却是少了一分帝王的狠辣。

  “您误会了,这些人胆敢在咸阳城里妖言惑众,自当罪无可恕”

  司马奕摇摇头,这些儒生借着在百姓中的影响力,指责秦帝生xing残bào,滥用刑罚,任用酷吏,使得人心浮动,莫说是在刑法严酷的秦国,即便是在他所在的相对开明的时代,这些也都是当权者不能容忍的,至于死了千八百个人,司马奕认为这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而相比之下,司马奕在另一件事上却用心颇多,原本应该下令被焚烧的书简司马奕都保存了一份下来,悄悄地隐藏下来,希望千百年世事变幻之后还能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文化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被焚烧的这些书简中最主要的一本是《尚书》,记载上古圣王的治世理念,而嬴政自以为"功高三皇,德迈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圣王的治世思想,yù厚今乃焚古。其次是《诗经》,因为诗经中多赞颂历代君王,嬴政不愿有六国遗党颂六国先王,所以尽数销毁,唯有《秦纪》通行全国。

  秦国虽然一统,但其中掩埋的隐患却不少,六国遗留下来的贵族也是蠢蠢yù动,六国遗民怀念故国之人更是不少,所以这样的手段纵然粗bào了些,却也是十分有效。还有一点更重要的,秦国以法治国,重用酷吏,严苛刑罚,而如今的秦国丞相更是出自法家,自然不愿意有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动摇他们在秦国的地位,所以这次的“焚书令”便是出自丞相李斯之手,司马奕暂时不想与这个朝中重臣对上。

  嬴政意外的看了一眼司马奕,他的反应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不过嬴政还是满意的笑了,即便是最重视的长子,他也不愿意有人挑衅他身为帝王的权威。

  “不过如今天下初定,六国遗民的问题尚未解决,人心纷乱,突然坑杀这么多人,只怕会给人以可乘之机,另者,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被列国诸王奉为上宾,结下的渊源可不少,到现在为止,儒门的势力不容小觑,所以还请您慎之又慎!”

  “六国?!六国又如何!朕打的下一次,就打的下第二次,不过就是一群蛇虫鼠蚁,哪里需要花这些心思,更何况寡人手上还有百万雄师,有什么可惧?哼!不值一提!”

  嬴政眉目泠然,眼底流露出明显的不屑,语气更是不可一世。

  “是孩儿多虑了”

  倘若不是后来者,又有谁会知道这样qiáng大的帝国,竟然会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分崩离析,万世的期许也堪堪只到了第二世,无疑是一种讽刺,司马奕无法将这一切说出来,更不会有人去相信。

  “你看你哪有一点秦地男儿的血气”

  嬴政皱着眉看着司马奕,最后下定了决心。

  “北面边防未定,你去和蒙恬蒙毅两位将军呆上几年,别让朕看到你回来还是这个样子”

  “诺”

  司马奕眼睛一亮,很快答应了下来,见司马奕应的慡快,嬴政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

  “给我密切监视楚地的状况,任何动静都要立即汇报”

  “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箴言到最后都被验证了,亡秦大业虽成于天下民众,但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张楚",率江东子弟渡江,成为抗秦主力的项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楚"。总领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刘邦的众臣之中也有不少楚人。其次,亡秦的决定xing战役就是在三户水一带展开,司马奕不得不对楚地格外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