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_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209)


  慕容复走得láng狈,离开环州时正是难得的身无分文。如今见乔峰以这般正直的态度说出这样一番无耻的话来,慕容复一时之间竟是目瞪口呆。直至乔峰主动松开了他的手腕,又亲手盛了一碗羊ròu汤端到他的面前,慕容复终于回神嗔道:“乔峰,这种话你都说得出口?”
  乔峰坦然回道:“男儿丈夫光明磊落,本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况你我之间?”
  服!大写的服!慕容复立时气结。
  乔峰见状反而微笑着劝道:“依我看,你还是喝汤吧!等咱们回了西平,你的伤势若还没有好转,教存义看了出来……”
  慕容复离开西平前,闵忠千叮万嘱两个月内必须回来。想不到慕容复被天山童姥重伤,一躺就是一个月,再加上之前拿人审案所耗费的时日,待慕容复返回西平,时间也差不多快过去三个月了。想到闵忠那张棺材脸和戳人痛处的本事,慕容复登时连酒也不惦记了,只万分忧郁地长叹了口气。
  慕容复并没有料到,待他返回西平,迎接他的并非闵忠的棺材脸,而是太皇太后的懿旨。在现代电视电影中常见的太监传旨的场景,在古代其实并不多见。古代也有古代的规矩,甚至有时候古代会比现代更讲规矩。由天家直接派太监传旨给一个八品芝麻官,实在是大大地有违古时森严的等级制度。通常qíng况下,古代正常的传旨流程是由上级官员将圣旨jiāo到下级官员的手中。能够劳动太监出场传旨的,那都是一方大员天家心腹才有的待遇。慕容复来西平履任不过两年,连三年大考都未曾经历,此时见到竟有内廷宦官万里迢迢赶来传旨,也是大感意外。然而,懿旨之中并未多言事由,只是令慕容复尽快返回汴京面圣。待完成接旨的流程送上丰厚的红包,慕容复便老实不客气地道:“敢问阁长,太皇太后令下官回京乃是何故?”
  前来宣旨的内侍见了慕容复这一头雾水的模样嘴角便是微微一抽,随即又yù言又止地向两边望了望。
  慕容复会意地一挥手,不一会,县衙里陪同慕容复接旨的一众官员差役便如流水般退了下去。
  那内侍这才上前一步,在慕容复的耳旁低声道:“慕容大人,淑寿公主病重,特特恳求太皇太后召您回京相见。”
  慕容复闻言立时一惊,当下道:“怎会如此?太医怎么说?”淑寿公主正是韶华之年,能够让太皇太后颁下懿旨召他回京相见,那必定是qíng况不妙了。
  “慕容大人,这心病还需心药医啊!”这名内侍在太皇太后身边侍奉多年,向来忠心耿耿。此时见慕容复至今仍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他不禁面色微冷大为不满。只听得他以标准的太监声线拉长声道:“公主殿下的亲笔书信,大人可曾读过?”
  慕容复得内侍一言提醒,赶忙拱手揖道:“阁长稍待!”说着,便大步向内院行去,一边走一边叫道,“端宪、张端宪,近日可有我的书信?”
  被点到名的张文杰忙不迭地自职房跑了出来。“回大人,三个月前顺风镖局送来了一封书信,属下把它放在大人的书房了。”
  得到答案的慕容复径直冲去了书房。书房内,的确摆着一封未启封的书信,正是自京城而来。慕容复与小皇帝通信两年,一共有十封往来信函。这些书信中,谈的大都是国家大事、江湖见闻,除了日常的问候,从未有一字半句提及淑寿公主。而淑寿公主也同样谨守宫规,从未让小皇帝为她带过一句话。直至,这一封书信。
  翻开书信,只见那簪花小楷的字体虽清秀雅致,却又在笔划之间隐隐透出几分急切。寥寥几行书信的内容十分简单。元祐三年初,又一批的新科进士新鲜出炉,太皇太后有意为淑寿公主在这些新科进士之中择一佳婿。淑寿公主六神无主,这才忍不住书信给慕容复,希望他能想想办法。
  这些年来慕容复的海运买卖愈发壮大,甚而大宋境内的跑船生意也以他为尊。有慕容家的快船和丐帮的顺风镖局接力送信,以往,慕容复的一封书信自西平到皇宫,只需要二十天。而淑寿公主的这封信是在三个月之前送到的,偏偏就在这三个月内,慕容复正巧离开西平,未曾见过这封书信。这三个月来又究竟发生了什么?何以公主竟到了重病的地步?
  想到这,慕容复的眉心登时一抽。只见他随手把这封书信塞入怀中,这便推门而出,向已等在他书房外的张文杰吩咐道:“端宪,我这就启程回京,西平县内的事务暂且由你与闵大人处置!”不等对方答话,他已运起轻功舍下亦步亦趋的张文杰,大步行至那位宣旨的内侍身前。“阁长,事qíng紧急,且容下官先行一步。阁长回程的事宜自有张文杰安排,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