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漫同人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_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470)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_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470)
赵煦虽深深忌惮慕容复,可却也一向深知慕容复行事可靠。有他一言安抚,赵煦竟即刻平静了下来。
蔡京将两人互动瞧在眼里,也是暗自心惊。想蔡京虽贬官外放多年,却始终未曾熄了官场搏杀之心。这些年,他冷眼旁观蜀党治政,虽说功绩累累,可赵煦对慕容复的嘉奖赏赐却寥寥可数,实难与其功劳相配。蔡京凭着自己一贯的政治敏感度,一眼便瞧出赵煦莫约不喜慕容复。今日面圣,他只是稍有试探,赵煦便表达了自己对慕容复的厌恶,更隐隐期盼蔡京能为君父分忧,扳倒慕容复。可以说,若非赵煦鼓励,蔡京不会一回京就将这罪证拿出来。然而蔡京却也万万没有料到,赵煦虽忌惮慕容复,可与此同时却又对他这般信任。来自敌人对自己的信任,无疑证明了此人qiáng大的实力。蔡京只觉心下一突,本能意识到他与慕容复之间,怕已是不死不休!想到这,他马上又磕了一个响头,高声道:“官家,事关重大!臣请搜查慕容相府!”
“放肆!”慕容复身为左相岂能受这种羞rǔ,当下扬声怒斥。“蔡元长,你究竟是何居心?”
蔡京侧目睨了慕容复一眼,意味深长地回道:“慕容大人,清者自清!”
这回,连赵煦也站了回来。“慕容卿,你这般抗拒,可是心中有鬼?”
哪知赵煦这一句,于慕容复竟好似晴天霹雳。只见他难以置信地望着赵煦,眼底惊诧、愤怒、伤感、自嘲等qíng绪不住轮转,最终却归于一笑,这便慢慢地掀袍跪地决绝道:“微臣本是元丰年间先帝钦点探花,十数年来深荷皇恩信重,方有今日。微臣驽钝,唯以忠贞谨慎报效官家,想不到……想不到……既是如此,微臣无话可说,请官家赐臣一死!”
“你以为朕不敢么?”赵煦深恨慕容复夺他君权,自然不会受慕容复的威胁。
眼见场面僵持,向太后竟在此时急冲冲地赶了进来,扬声问道:“官家是要赐死谁?”
见到向太后忽然出现,慕容复与蔡京不由同时一叹。区别只在于,一个叹侥幸过关,一个叹大势已去。
果然,向太后才一到步便令身边婢女将那“罪证”递给她过目。“哀家听闻官家怀疑慕容相谋反?”只见她粗粗扫了一眼慕容笔的遗书便是一声冷笑,又随手将其弃之一旁。“仅凭这份不知何人手书的信笺,官家就深信不疑,要自折股肱?”
“母后,慕容复家祖正是慕容笔!”眼见向太后偏袒慕容复,赵煦自然不服。
向太后却毫不在意,只轻描淡写地回道:“慕容卿贵为左相,他的家世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有人假借慕容笔之名伪造书信却有何难?官家可曾验过这是否是慕容笔亲笔?”
赵煦闻言立时一噎,蔡京见状忙补上一句:“启禀太后,只要搜查慕容相府,核验真假……”
“轻狂!”岂料他话未说完,向太后已面色如霜,厉声怒斥。“这岂是我赵家待忠臣gān吏之道?何况,慕容卿身居左相,岂能轻贱?”
宋时的君臣关系终究不如清朝,太/祖皇帝开国之初便放言“与士大夫治天下”。是以,赵煦与慕容复的关系是合作伙伴,而非主子与奴才。而首相之位,那更是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贵不可言。
只凭着这不知真假的“罪证”,赵煦究竟能不能搜查当朝首相的府邸?显然不能!能不能赐死慕容复?更加不能!相反,慕容复这般烈xing,赵煦只有安抚。否则,他若一头撞死自证清白,士大夫们必然抱团为其伸冤,届时赵煦便唯有逊位安抚天下民心了。赵煦竟是得了向太后一言提醒,方才意识到眼前的慕容复绝非当年的苏轼,可以由得他赵煦如先帝对付苏轼一般,只凭捕风捉影的一点“罪证”便能将其搓圆捏扁。只见他沉默了一阵,终是黯然道:“慕容卿不必如此……”
哪知赵煦才说了半句,慕容复已摆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硬邦邦地打断了他。“官家,当初范相主持吏治改革,但凡有真凭实据指证百官有罪,则一应文武官员皆应去职受审。微臣既有谋反之嫌,请官家革除微臣左相之职,jiāo付有司审问,以正视听!”
说实话,慕容复的建议实是深得赵煦之心。可惜,赵煦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要将慕容复投入大牢,最要紧的却是“真凭实据”四个字。而蔡京呈上的种种证据,在未曾验明真假之前,实难说它是“真凭实据”。而慕容复既然毫不畏惧,那这些“罪证”的真实xing怕已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