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_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488)


  王语嫣这番话仍旧温柔客气,却独独少了几分亲密。萧峰自然明白为何王语嫣的态度会忽然变化,只见他沉默了一阵方低声下气地问道:“我能不能留着它?”
  王语嫣望着他断然摇头,gān脆利落地道:“不能!”
  萧峰显然已隐隐猜到了王语嫣的回答,这便轻叹一声,乖乖地从怀中取出那枚祖母绿的戒指递了过去。“王姑娘,戒指原物奉还,一千万贯便罢了。”
  哪知王语嫣接过戒指竟道:“汇通钱庄向来账目清楚,这是你应得的,萧先生不必推辞。”
  王语嫣这两句不yīn不阳的话终是说得萧峰也心头有气起来,不由道:“王姑娘,我与慕容之间的qíng义只怕你买不起!”
  “你们的qíng义,与我何gān?”王语嫣冷冷地丢下一句,这便拂袖而去。
  有王语嫣这么一闹,气氛即刻尴尬起来。但显然能够避免与萧峰jiāo流,大伙都松了口气,很快便辞别了诸葛正我离开此地。
  直至人群走远,诸葛正我这才上前叹道:“明石生死未卜,大伙的心qíng都不好。”
  萧峰闻言只微微摇头,沉声道:“我知道他们都怨我害了慕容,可明明最该怨我的那个人却不怨……”话说半截,萧峰已忍不住沉默,满心地不是滋味。
  说起这个,连诸葛正我也只能叹息,半晌方道:“真的不去见他一面?”
  萧峰面露挣扎,良久方自嘲道:“还是等慕容先办完正事罢!”如今回想起来,萧峰与慕容复相识十数年,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永远都是萧峰在等待、萧峰在容忍、萧峰在让步。以至于到了生死关头,萧峰竟也习惯成自然了。
  “如果那时他死了呢?”诸葛正我幽幽道。
  “那就陪他一齐死。”萧峰随口答道。这轻描淡写的态度,仿佛这只是关乎一个铜板该如何花销的小事,而并非生死攸关。
  萧兄,十几年了,就不能振一振夫纲么?这句话,诸葛正我差一点就要脱口而出。
  幸亏萧峰紧接着便又补上一句。“可我不会让他死!”
  诸葛正我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发自内心地感叹:和你们俩结jiāo,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萧兄如何打算?”
  “我若现在去见他,说不得便要劫狱,坏了他的大计……”方才苏轼等与慕容复在牢谈话,萧峰其实一直与诸葛正我一起在外面倾听。苏轼等想不到赵煦会答应慕容复令苏轼继任首相的理由,萧峰却已瞬间明白到慕容复是要换一个皇帝。如果说萧峰弑君是临时起意凭一腔血气之勇,那么慕容复弑君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之后的最佳解决办法。“他要去见皇帝,还请诸葛兄助我一臂之力。”
  萧峰有此要求,诸葛正我顷刻便明白到萧峰这是要去给慕容复做帮凶。“皇宫人多眼杂……”诸葛正我虽已有全盘计划,可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稍有不慎萧峰便要给慕容复陪葬。
  “如有意外,先救慕容!”萧峰当然也明白他有命去未必有命回来。可若要让他在自己与慕容复的xing命之间做个选择,便是给萧峰一万次机会,萧峰也只会毫不犹豫地选慕容复。
  赵煦的心理素质终是无法抵挡满朝文武的直言劝谏,在蔡京第二次求见劝说之后召见了诸葛正我。不待诸葛正我施礼拜见,赵煦已心急火燎地向其确认:“慕容复的武功果然已经废了?”
  诸葛正我一听这话心中便泛起一股莫名的疑虑,沉吟了一会方小心翼翼地答道:“回官家,的确如此。”
  赵煦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隔了一会方道:“蔡元长回禀,慕容复要见了朕方肯招供。”
  此事正中诸葛正我下怀,他自不会忠心耿耿地劝谏赵煦将慕容复移jiāo大理寺,反而答道:“如此,也好。”
  却是赵煦一听诸葛正我的回答竟笑了起来。“朕一早便听闻诸葛卿与慕容复私jiāo不错。”
  “是!所以微臣一直坚信慕容相绝然不会谋逆反叛。”诸葛正我一脸忠枕地答道,“只要官家见过慕容相,听他解释,官家与慕容相之间的误会便能澄清。”
  这个回答虽不中听,却也附和赵煦对臣子的要求,只见他神色莫测地微微一笑,又问:“倘若慕容卿果然清白无辜,是朕误会了他,却当如何?”
  说实话,诸葛正我对赵煦这不但希望臣子愚忠,还要反复试探确认的小心思委实腻味。可为了达到目的,诸葛正我仍恭顺答道:“官家与慕容相相识多年素来亲厚,之所以君臣相疑定是小人进了谗言。”这思路正是愚忠臣子的标准思路。圣上必定是英明的,若是圣上有错那也是身边有小人作祟,圣上亦是受人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