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点了点头,心中似有所明悟。
而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何时回来的太子李亨道:“杨将军倒是心qíng不错,竟是替孤教育起孩子了。”
李倓看到李亨也是吓了一跳,连忙行了个礼,然后在太子李亨的示意下退开了。
百里豫没看李亨一眼,只是很平静的说:“臣逾矩,但,不过是看幼童哭的可怜,不忍罢了。”
“将军心善。”明明是夸赞的一句话,但被太子李恒说出来却偏偏讽刺意味十足。
百里豫听着也来气,便也冷冷的嘲讽回去:“比不得太子心善,不知太子找臣所为何事?”
太子李亨静静的盯了百里豫好一会儿,道:“你且随孤来。”
百里豫自然不敢不从,他随李亨到了他的书房,他随意看了眼,倒是觉得这书房十分雅致,看的倒是舒服,在这种环境下阅读,显然也是一件颇为享受的事qíng。
随后,李亨就把一封密函扔到了百里豫面前,百里豫也不嫌太子李亨态度不好,随手打开了信件,然后他被里面的内容给震惊了。
[李辅国为争盛宠,寻得擅跳胡旋舞之人安禄山入京。]
安禄山……安禄山史思明所谓安史之乱,毁了这大唐盛世。虽然说这引发大唐崩塌的原因本是唐玄宗自己的问题,但若是没有安禄山和史思明弄的安史之乱,大唐也不会崩溃的那么快。说不定熬死了唐玄宗,还会有更优秀的皇帝继位让大唐更加的繁荣昌盛。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野心勃勃且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老年的时候只顾享乐,着实昏庸到了极致。
百里豫素来面瘫,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到什么qíng绪,但太子李亨却偏生从此刻的百里豫身上看到了憎恨和愤怒。太子李亨有些茫然,这条线报本不重要,专程通知百里豫让他来看也本是私心罢了,本还想了一堆说辞说此事多么严重从而达到他找他只是为了公事的目的,却不想他只是看了密信反应便这么大,难道说……这密信中有什么不得了的事qíng?
百里豫终是冷静了下来,一脸冷肃:“太子,这安禄山láng子野心,必须除掉。”
太子李亨讶然,有些不解的问道:“此话怎解?不过是个跳胡旋舞的伶官……难不成将军怕这安禄山,抢了贵妃娘娘的风头?”
百里豫倒是被太子李亨的猜测给吓了一跳,想到后世中看到的关于安禄山的容貌描写,连忙道:“太子想到哪里去了。安禄山并非女子而是男子,而且也不是那种容貌秀丽的男子,反而生的其丑无比……”
这下太子李亨更是不解:“那李辅国怎么会叫安禄山来取悦圣上,从夺恩宠?”
其实百里豫也不是很明白,只能模棱两可的说:“安禄山虽是胡人却也算个官员,身为仕途之官员却愿意献舞于帝……总之,定是有过人之处。”
太子李亨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而百里豫只能低头看着密函,恨不得把这信盯出个dòng来。可随后百里豫就发现了更加重要的事qíng,这密函上的字迹很是眼熟,如竹却秀丽,曾于某折扇上看过,而那折扇的主人却在白帝城为他而死。
百里豫捏紧了手中的密函,心中有了许多的猜测——一时之间恶向胆边生,他快步走到了桌后李亨的面前,在李亨略微惊慌的眼神之中bī近了李亨。
李亨一下子就想起了百里豫喝醉那一日发生的事qíng,半是恐惧半是害羞,有些气息不稳的问道:“将军有什么话直说便好,太子府安全,何必靠的如此之近……”
百里豫却好像没有听到李亨的话一样,他倾下身,于李亨耳边说:“太子,臣曾在白帝城遇到一个妙人,他帮臣潜入白帝城,但最后却为了臣死了……”
妙人这两字百里豫说的很轻,竟像是有百般qíng谊包含其中,如今回味,竟是妙不可言之味。
太子李亨心中莫名有些不安,却qiáng忍着那种感觉,qiáng装严肃的问道:“那又与孤何gān?”
百里豫本想来个邪魅一笑,但奈何面瘫病症不允,硬生生把调♀qíng的味道变成了bī供一样紧张:“如今仔细瞧着,那人儿的言行举止,竟是与太子有些许相似……”
这句话听得太子李亨十分不舒服,心说你居然从孤的身上找共同点,说出的话难免有些酸涩:“只是言行举止你都记得那么清,那人莫不是将军的心头朱砂痣?”
百里豫不再咄咄bī人,反而在太子李亨耳边轻chuī一口气:“是不是朱砂痣臣不知,但臣却觉得,太子这话有些醋味儿了。”
“休得胡言乱语!”太子李亨这是彻底红了脸,心想果然早先的线报是对的,杨钊其人喜好美色轻浮至极,本以为他是个正人君子,现在看来,果然是个连太子都敢亵玩的混帐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