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长青有了一个弟弟,这个弟弟是健康的。而孔婉玉也没有因为多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而疏远长青。且这个弟弟也没因长青气质冷漠而疏远,返到因为他周身的先天之气而老是缠着他,弄得长青烦不胜烦。
长青体内的经脉也在九年中好了大半,估计再过八、九年因该完全康复了,毕竟越往后,好得越慢。这几年中长青也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书院读书了,虽然这些都早已jīng通。要知道长青的学问可算是当世第一了,毕竟在前世逍遥派的变态教学中学了几十年,又独自研习各类杂学,游走红尘过百年了,各种学问都到达了世间顶峰。但不想父母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他也只是保持比寻常孩童稍微聪慧点而已,称得上天才,但不是神童。
长青的居所前有一片青竹林,一条小溪蜿蜒而过,竹林中间有一间竹亭。亭中传来清越、悠扬声,闻之令人心神宁静。林间飞鸟寂静。长青身穿青衣坐于亭中,前方摆了一张古琴,有五弦,是最古老的琴样。一双似羊脂白玉般的小手正在上面飞舞。这是长青前世在逍遥派时最喜欢的乐器。琴,相传由人祖伏羲氏所创,弹奏时好似有与自然jiāo融的感觉,很能锻炼心境。
他现在所弹的乃是《流水》。其意境深远,传达了高洁、坦dàng、奋发的jīng神追求,表现的是点点清泉汇集到江湖大海的意境。
“哥”,“哥”……
远处传来的叫喊声,使沉醉于琴声中的长青清醒了过来,也惊飞了林中飞鸟。长青嘴角微下垂,做出了一个无奈状,很是可爱,可惜无人看到。起身后,又恢复成了一个面无表qíng的冰山之花。
只见前方奔跑来一个穿着蓝衣的团子,嘴里一直叫着“哥”,跑到亭中后也没停下,一下就挂到了长青身上。一点也没受他清冷气质的影响。
“哥,娘亲叫你呢,快跟我去吧,我一刻也没停的就跑来了。”说完大眼忽闪忽闪的,好似在说快表扬吧。长青摸摸他的头,把他放在地上,牵着他的小手,踏上古幽小径。这一路上还能听见那蓝衣团子在不停的说着。
一路穿过弯弯曲曲的亭台廊院,进入主屋内。只见里面蹋上坐着一位妇人,妇人身旁站着一个老人,正是孔婉玉与刘妈。老天似乎非常偏爱这位女子,九年过去了,岁月仿佛没在她脸上留下丝毫,只是周身气质愈加高贵典雅了。一见长青他俩过来,就立马站了起来,走过去,牵起长青的手,回到榻上,对长青道,“天凉了,要多穿件衣裳。”
长青回道,“是,娘亲。”
孔婉玉又对着二儿子说道,“瞧瞧你汗都出来,是不是又跑着去的?”说着拿起帕子替他擦着汗。
蓝衣团子躲着跑开了,委屈着回道,“我是赶着去叫哥了吗,不是娘你叫我去喊哥的吗?”
孔婉玉笑着道,“好好好,是为娘的不是。”又对着刘妈道,“刘妈,带着二少爷去洗簌gān净。”
待两人下去后,孔婉玉才郑重的对长青道,“青儿,你已经九岁了,按你父亲的意思,是要给你定一门亲事,是孙家的嫡小姐,为娘知道你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长青起身给孔婉玉躬身行了一礼回道,“儿这辈子早已立志独身一人,只想寄qíng于山水之间……”
还没说完只听孔婉玉急道,“那怎么行,我儿身边怎能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为娘还等着你给我抱孙子呢?”
长青回道,“娘亲也知道我这身子,儿不想毁了一个姑娘的一生。”
只见孔婉玉红了眼,哽咽道,“是为娘没给你一个健全的身子。”
长青安慰道,“怎能怪娘亲,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老天给了儿这般身子,也许于另一方面会所得甚多。儿只求娘亲能帮儿拖个几年。”
孔婉玉抱住长青,好一会才道,“好”。
也不知道孔婉玉怎么对风凌云说的,反正直到长青十八岁那年,风凌云一直没提。而在长青十八岁生辰那日,当风凌云才提出了要为长青娶妻之事,没想到第二日,长青就留书出走了,说要去走遍名山大川。当然每月都会有一封家书寄回来。
第四章
夜下,华山朝阳峰顶,一青衫之人面朝东方,盘膝坐于一块岩石之上,凝视天际,好像在等待什么。一丝金光划破黑幕,正值日月jiāo替之际,东方席卷而来的第一道晨光伴随着漫天紫气呼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