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殊途同归_作者:暮朝颜(147)




☆、潼关

三日后积雪化开,神策军派出了一小队人马从藏剑山庄中运回了他们的兵甲。泊公作为剑庐的总管一直盯着那队神策军的举动,生怕他们借机做小动作,叶浮也在旁帮忙。而叶琛则在楼外楼中候着,等着战报。
在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后,叶琛一直都在关注着láng牙叛军的动向。藏剑山庄的qíng报网实际异常qiáng大,很有规律地送来战况,虽然送到的战况几乎都是半个月前,叶琛借着职务之便,也算及时了解láng牙军的动向。并不是害怕叛军杀来江南地区,自从战乱以来,大唐的驿馆再也不为普通老百姓寄送书信,叶琛送不信件也收不到信件。如今洛阳沦陷,天策府陷入了战乱,叶琛隐隐有些担心,只能靠着战报了解外界的近况。
自从叛军拿下了东都之后,一连几月的战报都大同小异。安禄山似乎很满意他的成果,他稳坐东都,很长一段时间内派出自己的一部分兵力四处攻城,但是已经回过神来的大唐朝廷终于开始了反击,多地开始自发抗击叛军,捷报纷纷传来,虽然大多数都只算是小胜利,但对于大唐子民来说无异于看见了曙光。叶琛自然也是高兴的,敌方没有进展就是我方的胜利。
小年那日叶琛听到消息,驻扎在杭州城多年的神策军,全军拔营去往长安。叶琛听闻消息时正是午饭时间,藏剑山庄的饭堂中人声鼎沸。坐在叶琛身旁一人正巧说起这事。
“安禄山借口清君侧起兵造反,杨国忠心虚害怕,于是传令还在地方的神策军以勤王的借口进京,就是保护他。” 那弟子说到这儿摇了摇头道,“啧啧啧,可惜我们山庄里赶制出来的兵甲,都要拿去保护杨国忠这jian臣了。”
叶琛听完,胃口全无。他越想越觉得不值当,战场前线上指不定哪处缺少兵甲苦苦支撑,神策却拿着他们赶制出来的兵甲保护佞臣?什么真心,果然是屁话!
神策离开杭州进京的消息不到半日就传遍了整个藏剑山庄。叶琛进楼外楼时特意关注着大师伯与他师父的脸色,正巧五师叔叶凡也在。叶凡自从成亲之后,便收了xing子,一直安分地呆在藏剑山庄中,时不时还来楼外楼中转悠,这在前几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qíng。
他们兄弟三人的面色如常,看不出一丝的不同,就连少年心xing的五师叔也丝毫没有流露出对神策军的不满,叶琛的心中疑惑更甚。后来他与师兄叶浮私底下聊起这事儿,叶浮道:“其实也不难想,师父是何许人,这种状况他必然早就料想到了。
叶琛有些困惑:“大师伯早就料想到了,为什么还愿意给神策军打造兵甲呢?”
叶浮撇撇嘴:“师父的想法,我哪能猜的透彻。要我说,有一点儿很重要,那就是圣人如今在长安。”叶浮的意思很明显,就当神策是去长安保护圣上的。叶琛思考了片刻,还是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时间一晃到了新的一年,正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大唐百姓们自然没有心思置办新年。藏剑山庄也是一样,国难当头,怎么能有多余的心思琢磨着过新年?往年的爆竹声,贺喜声早就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人们匆匆走过的步伐……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天宝十五年的新年会这样冷清平淡地度过之后,传来了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的消息。消息传来之时,正是上元节。杭州城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已经停办,藏剑山庄的弟子们已经恢复了平常的生活。战报送入楼外楼时,叶琛已蹲守了好一会儿,送入藏剑山庄的战报大约每十日一次,有时候会延迟或是提早一两日送达。叶琛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会在楼外楼中蹲守着,以期能第一时间知道外界动向。
战报依旧最先送到常年坐镇楼外楼的叶晖手中,叶晖接过战报仔细看了一会儿,面色平静,他将手中战报递给一旁的叶琛,对他说:“去一趟天泽楼,给你大师伯送去。”
叶琛接过战报,走出门去几步,就迫不及待地拆开。那战报上只有寥寥数字却让叶琛受到了不少惊吓: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安禄山抱着什么心思谁会看不出来?但是没人想到他会这么快就等不及在洛阳称帝了。要知道安禄山起兵时借口讨伐杨国忠,如今他不惜在洛阳称帝,全然不顾起兵时的借口可以看出,现在安禄山已经无所顾忌。叶琛不敢怠慢,赶往天泽楼。
天泽楼前,叶英双目紧闭微微仰头“看着”前方的参天大树,这棵树自藏剑山庄未建立时就已屹立在此,大约有几百年的时间了。叶英未卷入烛龙殿之前,常常在此传道授课。烛龙殿之事后,他受了内伤,虽不再管庄内之事,但还是保留了来此处静思的习惯。叶琛到时,就见叶浮与罗姑姑一左一右在他身后随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