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就想了个招,那就是写话本子,不但要写还要写出名。
“哎,当初能当上太史令也是老爹举荐的原因,如今我名声成这样,他就不会再动这个心思。不当太史令,就没有上殿直言的权利,这宫刑说不定就能逃过。”司马迁言辞振振的说道,“而且我的读者越来越多,说不定其中有一两个王孙大臣,以后真遇到了麻烦,也有人替我求qíng。”
对于写手大神的脑dòng,唐莫莫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司马迁计划的挺好的,他的书迷也越来越多,这几年下来,高qiáng度的创作让他有些疲惫。再加上之前挖坑不填的老毛病犯了,他一连坑了好几本书,分别用作者家事缠身,要娶老婆,身体不适,家中走水的理由断更了!别的读者还好,顶多等等,平日琐事众多,看书也是为了消遣,作者说有事没关系啊,反正还有别的话本子可看。
但对于司马迁的资深读者,有点qiáng迫症,而且位高权重的人来说,这简直不能忍。
这位读者便是大汉如今的天子-汉武帝。
他看书看得好好的,到了关键之处,后面没了!好,朕忍了,反正这位笔名为“悠悠见南山”的作者出书众多,这本不行换那本。谁知一连看了好几本,统统不是断更就是烂尾!天子怒了,书一摔,就派人出去查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的笔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唐莫莫问道。
司马迁没吭声,又在装死。
很快的,皇帝陛下因为掉坑太多,怒了!
他派出去的人很轻易的就查了出来,悠悠见南山就是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司马迁,他家里根本没出事。汉武帝一看底下人报上来的消息更气了,亏朕差点相信此人在书中所言,什么娶媳妇走水的,还升起了几分同qíng之心,世间怎会有如此倒霉之人!如今看来,根本就是欺骗!
欺君大罪!来人,把他给我抓来!
于是此时还是少年的司马迁,在懵bī中被抓进了宫,直到被丢到汉武帝前,他才回过了神。以往他坑了就坑了,读者顶多寄些刀片过来,可如今……
他偷偷一抬眼,就看到面前的汉武帝。
然后,唐莫莫就惊悚的看到,司马迁脸红了。
很久后唐莫莫才想起了一句古诗。
采jú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作者有话要说: 一口气改了前七章,吐了口老血啊。
☆、呵呵,回忆中
近距离观察帝王的机会,唐莫莫当然不会错过。
汉武帝此时正值壮年,并不像流传下来的画像那般圆润,反而有种古风美男的风采。他十六岁登基,如今已经整整十三年,史书上说他勤于政事,在位期间使得汉朝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除了后期的巫蛊之祸以外,汉武帝刘彻算是位伟大的皇帝。
此时这位伟大的皇帝正在看着司马迁,不知在想些什么。而司马迁,除了刚进来时那大胆的一瞥外,其余时间都低着头,规矩极了,良久后,汉武帝终于说话了。
喂你赶紧更新啊,朕都掉了好几个坑了,都是你挖的!不看完后面的qíng节,朕晚上都睡不着,上朝都不专心啊!皇帝陛下当然不可能这么说,反而,他给了司马迁一个差事。
朝廷此时正在四处寻找有才学的人修书,而汉武帝给司马迁的差事,就是帮这些修书的名家备好所需文献资料。虽说司马迁后来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史记》,但此时他还是个胡子都没长全的青年,学识是有,却比不过成名许久的大家,因此修书的工作轮不到他。
这份差事十分有玄机。
同样是整理资料的人手已经够了,再加一个司马迁其实是掩人耳目。明面上是找资料,实际上专门为皇帝写话本子。汉武帝也算是老读者了,知道司马迁手速快,还知道他白日里是有其他差事的,这些话本都是他在闲暇时间写的。好了,现在你的正经差事就是写话本,每天办差时间你就光明正大的写。以往挤时间可以一日万字,现在专门写那一日三万字应当差不多。
还有,现在你可是在朕的眼皮底下。往日断更的理由,家里有事,加班太忙,突然患病等等,朕可是一查就知道是真是假!想偷懒,你也得掂量下后果。
司马迁闻此喜讯,当场留下了两行热泪。
一天更三万,还不能假装有事偷懒一下,当真是让人觉得生无可恋。唯一值得安慰的地方,可能就是钱拿得多了点。汉武帝深知甜枣大棒的道理,便许他除了俸禄外,写出的书待皇帝看过三月后可自行拿回去处理。去书局印刷赚钱什么的都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