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从军记_作者:太平乌木(156)

2016-12-29 太平乌木 红楼

  贾母众人听元chūn提到王家,面色一变。王家的事qíng本来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忌讳,平日里一般没有人会找不痛快,只是如今皇妃提出,他们怎么也不能甩脸子。只是贾母不由得面色不好,甚至开始怀疑这嫁出去的姑娘是不是已经完全向着皇家了,借由省亲一事来敲打自己娘家。

  “王家通敌叛国是大罪,咎由自取,如今圣上仁慈,已经格外法外开恩,王家的女眷也已经妥善安置了。”

  “那就好。”元chūn虽然嘴上说着放心,却依然没有放开蹙着的眉头,“如今不比以往,还望祖母多多约束家中子弟。”

  贾母不知元chūn心中焦急,在她看来,既然太上皇可以赐予省亲的恩典,这一茬就算是揭过了,老世家们依然屹立不倒。元chūn的这番话只能愈发证实了她姑娘外向的猜测,这么一想,贾母心中未免不快,面上慈爱的表qíng却不减一分,她笑道:“娘娘所言极是。”

  元chūn暗暗叹息,看来贾母并没有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只是同样的话却不便多说。她转而询问起了宝玉和家中的姊妹。

  等见到亲手带大的宝玉时,又是一场泪流,她拉着宝玉的手,一手抚其头颈,待擦拭了眼泪,然后才笑道:“长大了不少,果真进益了……”一语未完,又泪如雨下。

  贾宝玉自从被贾环吓到生了一场大病之后,一直未缓过来,如今还很是削瘦,若是不说话,也愈发俊逸风流。难怪元chūn一见,心中欣慰。

  转眼时间已到丑正三刻,执事太监启道:“请驾回銮。”元chūn不得不站起身来,后面跟着垂泪哽咽的贾家众人。

  元chūn满含热泪,回头深深看了一眼伏在地上恭送自己的贾家众人,再三叮嘱道:“女儿在宫中一切尚好,无需挂念。若明岁天恩尚许,万不可这般奢侈。今府中富贵皆乃上之隆恩,为兢兢业业、以国事为重,方不负圣上恩泽。谨记,谨记。”

  说罢,元chūn这才狠下心回头上了轿辇,至此一别,再见时竟是物是人非。

  这一夜,各府境遇大不相同。这边贤德妃贾元chūn满腹心思,悲戚地回了宫。徒留贾府众人满心不舍,相互安慰一番。而那边南安王府却是在热热闹闹的闹dòng房。

  “我说你们够了啊!”南安王耿源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婚宴上的灌酒对他一个喝惯了北边烧刀子的人来说完全没有影响,他护着身后的探chūn,瞪视着面前一群唯恐不乱的兄弟们,怒道。

  只可惜好不容易逮到机会的人们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放弃,一个个鼓掌道:“瞧瞧你那护食的样子,我们问问嫂子同不同意!”

  探chūn虽然xing子慡利,但也架不住这么多五大三粗的汉子笑闹,她面色发红,却qiáng装作若无其事,然后笑道:“出嫁从夫,我听我们爷的。”

  南安王一听,立马笑开了花,笑道:“怎么样?不服不行吧!”

  说着就引起了一群下属的哀嚎,最终,南安王还是闹不过众人,在大家的催促下,与探chūn喝了jiāo杯酒这才了事。

  81第八十章

  探chūn三朝回门后又随着南安王耿源在京中呆了一月有余,这期间除了在府中服侍南安王太妃,她也时常在婆婆的催促下回到伯府陪着赵姨娘,倒与未出嫁时无太大差别。也亏得南安王太妃是个心胸开阔的,有时候还会让探chūn邀请赵姨娘到南安王府做客。赵姨娘和南安王太妃虽然阅历不同,出身上也大相径庭,但是南安王太妃早年也是随着丈夫见过民间疾苦的人,加上两人xing子都挺直白,竟然意外地能聊得来。等到探chūn随着耿源回北边上任的时候,两位闲在家中、倍感无聊的亲家已经很是熟悉了。

  探chūn随着耿源离京的这天,贾环前往送行,而赵姨娘因为不舍,gān脆没有跟着过来。一同前来的只有孙绍祖迎chūn夫妇。

  “送行千里,终有一别。好了,就到这里罢。”南安王??前离京的时候向来一人一马,最多后面跟着一队亲兵。他向来不喜欢这种依依惜别的场景。只是这次是携妻上任,场面自然不同。

  孙绍祖在南安王面前还是有些拘束,并没有说话。反而是贾环听了,玩笑道:“还指着能讨口姐夫的酒喝呢,枉我跟了这些路。”

  耿源看着贾环嬉笑的模样,不由得觉着腹部隐隐作痛。回门那日,这小子为了自己迎亲那天的举动,借着酒劲狠狠地将自己揍了一顿,而且那手下得也忒黑了。摊上这么个小心眼还有后台的小舅子,真是骂也骂不过、打也打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