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从军记_作者:太平乌木(165)

2016-12-29 太平乌木 红楼

  贾琏看着薛蟠的模样,心知如果自己也不能回答皇帝的问题,这趟恐怕只能给自己招来祸事,于是只好qiáng压住心中的惶恐,颤抖着答道:“启禀陛下,罪臣与薛蟠南下本来为了做生意,只是中途遇到洪灾不得不返程。谁料到却被海寇截去威胁用以宝宁伯jiāo出物资。幸亏宝宁伯周旋,罪臣一条xing命得以留下,只是这物资……”

  贾琏停顿了一下,见皇帝并没有出声,只能再次伏地不起,请罪道:“罪臣实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墨濂依然敲着书案,并没有表态。只是他也看出来,这贾琏倒不是个笨的,知道将罪责拦在身上,并给贾环说好话,而且从密信中来看,这贾琏还真没有做出过什么蠢事,只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非要和薛蟠一起南下。

  “你是罪该万死。”

  贾琏虽然仍然伏在地上,却已经手脚发软,若不是还有活命的信念支撑着他,估计他此时也会像薛蟠那样瘫软在地上了。

  墨濂看着虽然心中恐惧但还算撑得住的贾琏,冷淡道:“念在你还算老实的份上,暂且不究,待此时了结再说。”

  贾琏这才放下心来,却再也忍不住瘫软下去。至于薛蟠,他早就没有心思管得了那么多了。

  果然,就在贾琏被送回贾府的第二天,就听到薛蟠被关入诏狱的消息。要知道,这诏狱可不同刑部大牢,甚至比让百姓闻风丧胆的天牢还要吓人。诏狱一向关押的都是存在重大问题的官员或者权贵后代。已经被斩首的王子腾就是从这里被送往刑场的。能进入诏狱的人,基本上只有两种下场:查明罪责被处死,或者就是一直在等待查明罪责。基本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活着从诏狱出来的。

  薛姨妈自从知道南边闹海寇又发洪灾,这心里面就从来没有安稳过,结果这下倒好,好不容易盼着儿子从南边做生意平安回来,竟然进了那有进无出的诏狱。她本来年纪就大了,一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晕了过去。偌大的一个薛家,竟然只有薛宝钗一个女儿家主持大局。

  薛宝钗qiáng忍着心中的慌乱,忙派人请来了郎中,先安顿好薛姨妈,又写信催促还在路上的薛蝌加快上京速度,以求早日有男儿在外面帮助薛蟠疏通关系。然后这才擦gān了眼泪,整理好衣裳,亲自带着丫鬟到了贾府。对于薛蟠下了诏狱这件事qíng,明面上给出的罪名是勾结海寇,但一同南下的贾琏就全须全尾地回了府,若是不知qíng的人还好,但对于薛宝钗来说,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她必须去贾府打听清楚内qíng,才能更好的救出薛蟠。

  薛宝钗从侧门进了贾府,也没有找到王夫人。她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对于这个姨妈的xing子倒是了解的一清二楚。她这个姨妈向来只能共富贵,想要她救人于水火,那可真是个笑话。反倒是表姐王熙凤看着做事狠辣,但实际上只要不伤害到她自己的利益,在必要的时候,她还是能帮一把的。

  说来也巧,贾琏一回府就高烧了一夜,直到早上听了薛蟠的消息之后,才渐渐好转。而本来应该在贾母处的王熙凤也因为贾琏的病qíng正好留在自己的院子里。

  “凤姐姐可在家?”宝钗带着莺儿走到门口,正看见平儿,于是笑着问道。

  平儿一抬头,正巧看见一袭素衣,略施粉黛的薛宝钗,忙请了进来,诧异道:“宝姑娘今日倒是来得巧,我们奶奶正巧在屋子里面呢。”

  薛宝钗拉着平儿的手,点头笑道:“今日来是想找凤姐姐说个事,不知方便可否?”

  薛宝钗虽然特意用胭脂遮掩了一番,但那眼眶中的血丝却是怎么也瞒不过人的。平儿见她这样子,像是刚哭过的一样,旋即想起来今早在濂二爷房中听到的事qíng,心中已经大致猜到她过来的缘由。平儿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这宝姑娘好xing子、好样貌,可惜就是摊了个混的哥哥,否则,一个姑娘家,哪里需要cao心这档子事qíng。

  平儿将宝钗引进外间屋子,笑道:“我们爷今日身子不大舒坦,我们奶奶正照顾着呢。姑娘现在这里歇歇,估摸着奶奶一会子就来。”说着,还奉上了好茶和刚刚从小厨房里面拿出来的芙蓉苏。

  宝钗此时也无心喝茶,只是qiáng笑道:“到是我冒昧了。姐姐若是有什么尽管去忙,我且在这里等等就好。”

  两人正说着,王熙凤就掀了帘子进来了,而平儿也知趣地退了下去。